因何被「萌」住了雙眼

前不久,旅韓大熊貓「福寶」回國的消息牽動了不少網民的心,互聯網上福寶的一眾粉絲自稱「ee」「ef」(姨姨、姨夫的諧音),幾乎都是被「福寶」的呆萌可愛所吸引,成為了「雲養」大軍中的一員。有網民說,大熊貓身形圓潤、憨態可掬,讓人很難不高呼「可愛即正義」。

不只是大熊貓,可以看到,「萌萌」的事物正在獲得越來越多人的關注與喜愛。從小貓小狗「賣萌」跳舞的短影片,到聊天中各種可可愛愛的「萌系」表情包,「萌」似乎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今天的流行文化中,「萌文化」正在佔據越來越顯眼的位置。

那麼,你有想過嗎,自己為什麼常常會被「萌」住了雙眼?「萌文化」究竟魔力何在?又該如何看待它的盛行呢?

社交平台上網民關於「萌物」的相關筆記社交平台上網民關於「萌物」的相關筆記

在漢語中,「萌」一般是指事物最開始的狀態;在網絡語境里,「萌」更多代指可愛、有趣隨著社會經濟與互聯網的發展,「萌文化」這一小眾的亞文化逐漸擴展至大眾領域,泛指「對一切可愛事物懷持情不自禁的深深喜愛」。

從大白、小黃人到玲娜貝兒,等等,以可愛為主要特徵的一系列「萌物」收穫了大量的喜愛與追捧,帶來源源不斷的流量與熱度。更多人開始願意為可愛買單,「萌經濟」隨之興起,成為一種新的經濟業態。「萌系文創、卡通玩偶、盲盒娃娃等「萌系消費新寵的受眾不再限於青少年,不論男女老少,誰都可以成為「萌經濟」消費大軍中的一員。

有機構統計的數據顯示,在我國,以「萌」為主打的潮玩市場規模增長迅猛,從2015年的63億元增長到了2021年的345億元,預計2022-2026年間復合年均增長率將達到24%。

不僅如此,「賣萌」也進入了社交,融入到了日常生活。這種「賣萌」既可以是發送搞怪可愛的表情包或顏文字,也可以是使用諸如「尊嘟假嘟」「衝鴨」之類的「萌態」語言,豐富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互動關係與話語體系,為交流帶來一味幽默的調劑。

近年來,一些官方機構也開始採用一種類似「賣萌」的方式進行宣傳,構建更具親和力的形象,拉近與群眾之間的距離。比如中央氣象台官方微博就自稱「萌台」,時不時在氣象圖後配上一張表情包,還在評論區與網民互動逗樂。

中央氣象台的官方微博自稱「萌台」,表情包是配圖「常客」中央氣象台的官方微博自稱「萌台」,表情包是配圖「常客」

那麼,「萌」究竟是如何俘獲人心,成為一股難以抵擋的潮流的?

從「萌物」本身來看,「萌」具有先天的吸引力。有研究發現,人們喜歡具有幼體特徵的東西,嬰幼兒可愛的特質能激發人類的保護欲與照顧欲,從而確保種族的延續,即使是成年人也會不同程度地在內心殘存某些年少時的特徵,即所謂「幼體滯留」。

而「萌物」正好符合了這一點。仔細觀察它們的形象,往往是大眼睛、小鼻子、圓臉蛋、大腦袋,舉止行為中透露出天真無邪、單純稚氣。這種外觀上的稚嫩可愛以及強親和力、弱攻擊性的姿態,正是「萌物」吸引大眾的魅力所在。

從受眾角度來看,「萌」是現代人的治癒劑。在節奏快、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人們承受著各方面的壓力,有時候需要依靠「萌」的力量緩解與釋放。「萌」直擊現代人的情感症候,提供了別樣的陪伴,讓我們在快腳步當中按下暫停鍵,從複雜的人際關係中短暫抽離,獲得一些簡單純粹的快樂。

一些年青人可以沒有孩子,但把寵物當作自己的「寶寶」;可以不常走親戚,卻在網絡上各種「萌物」社群間「走街串巷」。「萌物」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排解了寂寞、恐懼與焦慮,也帶來了新的情感聯結。

從傳播層面來看,「萌」的流行離不開互聯網與消費文化的助推。一方面,互聯網為「萌文化」的快速傳播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在各類社交媒體上,與「萌」相關的內容被大量發佈、分享,更在交流、互動中不斷「推陳出新」,實現二次甚至N次傳播,並形成相關社群。

另一方面,消費文化也在「萌」的傳播中發揮了不小作用。比如,北京冬奧會期間,擁有一個「冰墩墩」在當時成為一種榮耀,這無疑會讓更多人注意到「萌文化」,進而成為參與其中的一員。在生產與消費相長的循環中,「萌文化」被推向了新的高潮。

去年12月,「冰墩墩」龍年新春特別版——「龍墩墩」系列新品開售 圖源:「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去年12月,「冰墩墩」龍年新春特別版——「龍墩墩」系列新品開售 圖源:「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

然而,就像光與影總是相伴而生,治癒人心的「萌文化」背後也隱藏著另一面。「萌」被大量生產、消費,有時甚至到了氾濫的程度,這種刻意為之的舉動不僅會造成同質化的審美疲勞,更可能消解「萌」本身的功用。

比如不少影視劇都愛設置類似神獸、靈寵這類專門負責「賣萌」的角色,但其中一部分只是為了「萌」而「萌」,設定呆板雷同,未必對推動劇情、深化主旨有多少幫助;又如,一些商家簡單設計一個僅僅可愛卻沒有內涵的「萌」IP便投入生產系列盲盒、周邊,並進行鋪天蓋地的營銷,為了「圈錢」而「萌」。

浸透在「萌文化」中,也有小部分人開始將其當作逃避現實的「鴕鳥洞」,試圖做一個「永遠不會長大的孩子」,選擇對週遭的世界和自身的責任視而不見。此外,語言的匱乏、幼態審美的傾軋……許多現象的出現不能說與「萌文化」的流行毫無關係。這些問題都在如何對待「萌文化」的流行上為我們提了醒。

就「萌文化」的生產者而言,生產的「萌產品」要「萌」得有特色、有內核。千篇一律的「毛茸茸」「大眼睛」只會造成審美疲勞,空洞的「賣萌」也少些靈魂,「萌產品」想要在眾多文化創意產品里脫穎而出、擊中人心,最終要靠支撐其的文化內涵。

比如近年來爆款頻出的故宮文創就深諳「萌」與文化的融合之道,其產品「萌」趣可愛,但不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賣萌」,而是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展現出鮮明的故宮特色。「萌」讓故宮文化以一種更好親近的形式與現代人的生活對接,實現積極正向的傳播。

就「萌文化」的消費者而言,在熱情擁抱「萌文化」的同時,需要警惕其過度娛樂化、膚淺化、低智化的傾向。前有「萌化病毒」惹眾怒,後有「挖呀挖呀挖」刷屏洗腦引發對成人低幼化的擔憂,一些時候,被濫用的「萌」以輕鬆愉快的形式掩蓋了嚴肅的問題,以簡單直接的感受摒棄了深刻的思考,長時間沉迷其中難免會受到一定影響。

歸根結底,「萌文化」的流行,或許也是在提醒我們,無論身處哪個人生階段,都要留存一份純真與初心。「萌文化」之所以能超越性別、年齡,是因為每個人心中都保有對真善美的嚮往,背後更深層次的情感訴求是對人性回歸的呼喚。不過,也應該保持一分清醒:並非一切事物都可以拿來「萌化」,一味「賣萌」或追逐「萌」,可以製造快樂,但也僅僅只能獲得短暫性治癒

聲明: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