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曲劇團、崑曲團探索老戲創新:吸引年輕觀眾需循序漸進

在距離杭州蝴蝶劇場一千兩百多公里之外的北京,這裏作為全國文化中心,院團林立,藝術家雲集,演出市場的資源位列全國首位。在此地,有兩支院團自誕生之日起便自帶「唯一性」,分別是我國北方唯一的專業崑曲藝術表演團體北方崑曲劇院,以及全國專業表演團體和藝術品種中的單一劇種單一劇團,也是北京唯一地方劇種的北京曲劇和北京市曲劇團。與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的崑曲藝術相比,誕生於1952年的北京曲劇「正青春」,但這一對戲曲界的「一老一少」均在各自領域,為讓更多年青人愛上戲曲藝術做著相同的努力。

中國戲曲學院2023級北京曲劇班考試現場,重視傳統劇種年輕演員的栽培。  北京市曲劇團供圖中國戲曲學院2023級北京曲劇班考試現場,重視傳統劇種年輕演員的栽培。  北京市曲劇團供圖

1、劇目創新編排形式,與年青人情感共鳴

作為北京唯一的地方戲,北京曲劇由老舍先生命名。今年恰逢老舍誕辰125週年,北京市曲劇團通過開展「北京市曲劇團建團40週年優秀劇目展演」來紀念老舍先生,活動幾乎貫穿整個三月,推出十台大戲,共計20場演出,而在此期間,建團40週年系列活動還包括多項主題活動,吸引了更多青年觀眾走近北京曲劇。

2023年,為響應市委宣傳部、市委教育工委推出的「‘京’彩文化 青春綻放」行動計劃,北京市曲劇團《四世同堂》《龍鬚溝》《茶館》等分別走進北京印刷學院、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戲曲學院四所高校,為在校師生帶來多場別開生面的「藝術課」。而在此次建團40週年系列活動期間,劇團也在這四所大學中分別挑選了23名學生進行市場調研,主要針對北京曲劇的「創作題材」「文創」「宣傳渠道」「節目冊」「票價」等方面進行調研。「通過調研,北京市曲劇團也從中瞭解到,現在的大學生對於名著改編類題材最感興趣,他們希望有朝一日搬上北京曲劇的舞台。」

北京曲劇《我這一輩子》深受年輕觀眾喜愛。  北京市曲劇團供圖北京曲劇《我這一輩子》深受年輕觀眾喜愛。  北京市曲劇團供圖

在建團40週年優秀劇目展演上演的十台大戲中,北京曲劇《我這一輩子》成為了大學生最喜愛的作品。《我這一輩子》作為一部小劇場劇目,無論從形式還是音樂上都具有創新性。北京曲劇團團長崔迪表示,首先「紙人」元素的運用是《我這一輩子》中最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創新。劇中,主人公「我」曾經是一個裱糊匠,編劇胡銘帥提煉了「我」裱糊的一組「紙人」,以類似古希臘戲劇中「歌隊」的形式貫穿全劇。另外,老曲牌用現代音樂製作,該劇的謝幕曲,用說唱搖滾加鋼琴演奏的形式予以呈現,既沒有丟掉傳統又有創新,更與當下的年輕觀眾產生共鳴。

在此次展演過程中,崔迪曾遇到一位14歲的小觀眾,經過瞭解,展演共十部作品,她每部作品都沒落下,尤其是《我這一輩子》,自去年首演以來,她足足看了八遍,令崔迪大感驚訝。「小朋友每看一次的角度都不同,看演員、看表演、看服裝、看舞美、看舞台調度等,總之每一次看,她都能對作品產生全新的體會。」通過此次40週年劇目展演,崔迪感觸最深的便是如今自願走進劇場,主動瞭解和擁抱傳統戲曲藝術的年輕觀眾越來越多,「雖然北京曲劇是小眾藝術,但是它能夠被大眾所接受,而且又吸引了眾多‘黑頭髮’的觀眾,這點尤為重要。在一個月的展演當中,我們發現每場演出後,這些年青人都喜歡在各大社交平台發表對演出的評論,演員與觀眾之間互動頻繁,這讓劇種在線上線下均形成了健康發展的新局面。」

2、傳播推廣有新意,用多種形式走近年輕群體

幾乎與「北京市曲劇團建團40週年優秀劇目展演」同期上演的還有北方崑曲劇院「觀其複」系列之《牆頭馬上》《憐香伴》《望江亭中秋切鱠》三場演出。該系列自2016年首演至今,已經推出五部作品,演出百餘場,常常一票難求,多部劇目還走出國門進行文化交流。據瞭解,「觀其複」系列中,劇目常以小劇場的形式進行演出,既有身處廳堂的質感,又與觀眾締造了親密關係,彷彿和劇中人物同在一個屋簷下,更有沉浸式的體驗;而存在於劇目中的互動,也是小劇場戲劇能夠提供給大家的另一趣味——徹底打破了第四堵牆,讓觀眾感覺並不是在看戲,而是親臨了劇中現場,深受年輕觀眾的追捧與喜愛,因此該系列推出八年來,可謂長演不衰。

北方崑曲劇院「觀其複」系列之《望江亭》。  北方崑曲劇院供圖北方崑曲劇院「觀其複」系列之《望江亭》。  北方崑曲劇院供圖

「與我們那一代演員演出時,大幕拉開全是白髮的觀眾不同,現在放眼望去,台下八成以上都是年青人,這是非常可喜的現象。」北方崑曲劇院院長楊鳳一說,自從有了打造「大戲看北京」文化名片,以及演藝新空間相關政策作為支撐,大批青年觀眾走進劇場,尤其通過戲曲進校園,以講座、雅集等形式走近年青人,劇院演員還在演出以外的時間,通過短影片、直播等方式不斷向外界展現著崑曲的魅力。「崑曲是古老的,但絕不能故步自封,要繼承傳統但不拘泥於傳統。」楊鳳一說,高雅藝術要親近大眾,最重要的是推出更多精品,讓更多人能夠近距離感受傳統藝術的魅力。

如今北方崑曲劇院新一代的演員,已經與年輕觀眾形成了良好的觀演橋樑。「像劇院青年小生演員翁佳慧,每次演出都會有大量的粉絲追隨她,甚至演出結束後,她還會與戲迷一起吃夜宵,聊戲。」楊鳳一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現在的年青人跟我們那時候只顧著自己練功、一心撲在創作上不同,劇院的年輕演員會利用各種平台與演出機會宣傳推廣我們的崑曲藝術。」

曾在2023年青年共創音樂競演綜藝《青年π計劃》中,以一首融合搖滾與崑曲元素的歌曲《明歌》走入大眾視野的演員、歌手王蒲實,便是北方崑曲劇院的青年小生演員,他以現代唱法傳播崑曲藝術,帶人們重新認識傳統戲曲的魅力,身為院長的楊鳳一對此極為推崇。楊鳳一曾現場看過王蒲實現場演出,她覺得極具感染力。「他拿著吉他,雖然演唱的是用崑曲元素改編成的搖滾,但開場的自我介紹永遠都會說‘我是一名崑曲演員’」。楊鳳一坦言,「我能感受到這個過程中,他極力希望年輕觀眾能通過他改編的作品,走進劇場去感受崑曲的魅力,這點很讓人感動。」

北方崑曲劇院「觀其複」系列之《牆頭馬上》在年輕觀眾群體中有良好口碑。  北方崑曲劇院供圖北方崑曲劇院「觀其複」系列之《牆頭馬上》在年輕觀眾群體中有良好口碑。  北方崑曲劇院供圖

楊鳳一表示,「時代不同,年青人的想法也不同了,他們會借助多種媒體,各大網絡平台宣傳自己喜歡的文化,通過自己豐富的想法,在各處展現著自己的才華,對此劇院也大力支持。」以王蒲實為代表的新一代崑曲演員,最終目的是希望通過作品引起年輕觀眾與他一樣的共鳴,讓越來越多的人共同宣傳傳統文化。「借助於這些粉絲的力量,進而增加崑曲年輕觀眾的數量,這是讓年青人喜歡戲曲藝術很好的方法」。

崑曲以一種獨特的情調、獨特的藝術表達,贏得了一代又一代觀眾,而今這門藝術也在積極主動地擁抱年青人,進而贏得更多年青人的熱愛,同時也讓傳統崑曲的傳承後繼有人。楊鳳一認為,「現在的年青人有獨立思考選擇藝術的品位,不能小視他們對於傳統文化的這份認可與支持。作為一個彼此相互激勵的過程,創作者更應該下大功夫,以更加與時俱進且新穎的推廣形式,以及優質的演出內容吸引他們愛上這門藝術。」

3、思考創新傳承要與時俱進也要循序漸進

1984年,北京市曲藝團曲劇隊從曲藝團分離,正式建立「北京市曲劇團」,劇團建設始終以建設「學習型劇團」「開放型劇團」「特色型劇團」為建團方針。團長崔迪說,劇種很「年輕」,劇團也年輕,平均年齡僅30歲,也正因為「年輕」,更要專注於學習,要多在「傳」與「創」方面下功夫,「在‘創’中有‘新’意識,這包括劇目形式與宣傳上的創新,要符合年輕觀眾的審美」。

今年一月,北京市曲劇團全新創排的新作《九重闕》首演,在這部作品中,北京市曲劇團用了三個「新」,即宣傳新、演員新、音樂新。崔迪介紹,《九重闕》還沒有正式演出時,很多觀眾便被該劇時尚的宣傳片和海報吸引,看了演出後更是被立刻「圈粉」;演員則由「00後」挑大樑,「80後」中堅保駕護航。其中,劇里為觀眾津津樂道的「中軸線之歌」,更是在感情充沛、詞曲大氣的對唱中表達了家國一統的思考與情懷。

自2018年推出第一部沉浸式曲劇《茶館》以來,北京市曲劇團的沉浸式演出每年都在不斷推陳出新,《茶館》之後,北京市曲劇團在福州新館打造了《林則徐在北京》,演員帶著觀眾在這個三進院落中,邊走邊逛、邊逛邊看,彼此互為戲中人。崔迪透露,今年為了讓更多年輕觀眾走近北京曲劇,劇團創排的全新沉浸式互動作品《京城拍賣會》也即將亮相顏料會館,演員將帶著觀眾參與劇情,互動性與參與感都非常強。除此之外,劇團將於今年6月推出國家藝術基金原創大戲《文天祥與忽必烈》。「我從不擔心年輕觀眾會跟北京曲劇產生距離感,因為各時期的作品都與時俱進。」

北京曲劇沉浸式演出《林則徐在北京》。  北京市曲劇團供圖北京曲劇沉浸式演出《林則徐在北京》。  北京市曲劇團供圖

與「正青春」的北京曲劇不同,有著六百多年歷史的崑曲,擁有更為厚重的文化積澱,但也有其自身發展中的「弱點」。楊鳳一認為,優秀的劇本奇缺,崑曲劇作家比其他劇種的劇作家要少很多。即便如此,當談及未來是否會為年青人創作更多適合他們觀看的作品時,楊鳳一斬釘截鐵地說,「會,我們一定會!」今年北方崑曲劇院將在正乙祠創排一版全新的《遊園驚夢》,劇院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作,將故宮現存的《牡丹亭》的服裝,以及資料中演員戲中扮相原版複製,在不改變傳統崑曲唱、念、做、打的前提下,運用聲、光、電等元素,讓最原汁原味的崑曲與最現代化的舞台呈現相結合。

「崑曲擁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想讓年青人一下子喜歡上崑曲藝術是不可能的。因此需要用一些循序漸進的方式來吸引他們,慢慢走近崑曲,這並不是件難事。」楊鳳一認為,崑曲自身擁有獨特的魅力,唱腔唯美,曲詞厚重典雅。現今的年青人有了一定經濟基礎後,他們在精神層面有了更高的追求。尤其近年來,大批白領、大學生等群體熱衷於走進劇院欣賞崑曲,也將演唱崑曲作為興趣,還願意深入挖掘崑曲的歷史、藝術、文化等方面的內涵,讓崑曲不再是曲高和寡、缺少現代生活氣息的古老舞台藝術。

新京報記者 劉臻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翟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