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物會說話|四通八達 明溝暗道 這座4000年前的城防禦體系極為複雜

近期 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後城咀石城址

入選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候選項目

憑藉其厚重的歷史文化價值

後城咀石城址

亦被列為考古中國

「河套地區聚落與社會研究」項目

「考古中國」新石器時代重要考古新發現

後城咀石城址

清水河縣渾河北岸的坡地之上

南鄰渾河 東西北三側被衝溝環繞

僅東北部的製高點位置與外界相接

城址東西寬約1150米 南北長約1200米

總面積約138萬平方米

距今約4200~4400年

是內蒙古地區目前發現的

等級最高規模最大防禦最為嚴密的

龍山時代石城

2019年到2023年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

對後城咀石城開展了

連續性考古勘探與發掘工作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孫金鬆介紹

連續多年對後城咀石城甕城

城門區域的系統發掘

基本明確了後城咀石城有著龍山時代

最為複雜完備的三重防禦體系

即由外甕城城牆馬面台基以及

外環壕溝構成的第一道防禦體系

由甕城城牆上佈置的台基

墩台以及內環壕構成的第二重防禦體系

由主城牆主城門以及在主城門兩側

設置兩座馬面構成的第三重防禦體系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

孫金鬆院長介紹

後城咀石城址擁有較為完備的

甕城壕溝城門馬面瞭望台等防禦體系

代表了這一時期等級最高

防禦體系最為完備的城防系統

對研究早期國家概念提供了重要依據

後城咀石城址與晉、西、陝、北、甘、青等地

同時期考古文化有著密切聯繫

具有明顯的文化傳承性

填補了內蒙古地區龍山時代

考古學文化發展的空白

經考古人員確認 後城咀石城的主城門

是直進式的進門方式

跟中原地區很多商代的城

比如偃師商城的西二門 西三門

望京樓等異曲同工

在該遺址的甕城內發現的土坯式台基

是本地區首次發現

其建築特點與仰韶文化青台遺址

良渚文化 屈家嶺文化

後崗二期文化土坯特徵相像

遺址內出土的陶器陶質以夾砂灰陶

泥質灰陶和磨光黑陶為主

並有少量的泥質黑陶泥質紅褐陶和

極少量的砂質灰陶

紋飾以籃紋和繩紋居多

見有少量的附加堆紋幾何紋壓印紋等

器類主要有鬲、斝、甗、盉、甕、罐、豆等

其中出土的寬襠鬲斂口甕等

兼具老虎山文化和永興店文化的雙重特徵

出土的玉器有玉璧、玉鏟、玉刀、聯璜璧、玉環等

整體器體偏小 玉質較細膩 通體打磨光滑

玉器的體量 形狀 玉料 

跟石峁石城、碧村石城的都很相近

後城咀石城址成為迄今發現

內蒙古地區最大的史前時期城址

初現龍山時代的「古國」雛形

為展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材料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

孫金鬆院長表示

後城咀石城址延續本地區

已有的文化傳統外

與晉西 陝北 甘青等同時期考古文化

有著密切聯繫

具有明顯的文化傳承性

填補了內蒙古地區龍山時代

考古學文化發展的空白

為研究河套地區龍山時代與

中原夏商時期文化關聯

提供了有力實證

策劃:萬方 李國棟

統籌:郝芳芳

執行策劃:袁晗

文案:別培輝 徐紅梅

設計:李楠

學術支持:孫金鬆

鳴謝: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

新華網新聞中心

  新華網內蒙古分公司

  聯合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