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米油鹽》|地球頻頻「變臉」,極端天氣該如何應對?

近年以來,在全球氣候變化的大背景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增多增強,影響著每個普通人的生活。

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年度報告,2023年是地球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這一年,全球範圍內大雪、冰雹、高溫熱浪、強對流天氣返場不斷,給社會生活生產安全帶來了巨大威脅。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上的研究顯示,未來26年內,預計包括創紀錄的高溫、嚴重的洪水以及野火等極端天氣會使全球收入減少大約19%。

地球氣溫出現峰值 極端天氣頻率、強度雙升

地球頻頻「變臉」,原因何在?

國家氣候中心二級研究員周兵告訴人民網《財米油鹽》,近幾年全球極端天氣頻繁發生,強度也在明顯增強,究其原因,主要包括兩方面——

一是全球變暖。周兵介紹,人類活動被公認為是導致全球變暖的重要因素。其中,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碳排放量,佔到了生活碳排放量的15%-20%。2022年,巴基史丹約三分之一的國土被洪水淹沒。分析表明,人類活動的影響佔到了該事件的50%-75%。

二是厄爾連奴事件和拉尼娜事件。據瞭解,厄爾連奴事件,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大範圍持續異常偏高的現象;拉尼娜事件,是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大範圍持續異常偏低的現象。「赤道中東太平洋的冷水、暖水事件,會加劇極端天氣事件的強度,同時也會推高全球變暖的溫升幅度。」

周兵介紹,2023年,受厄爾連奴事件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和工業化之前平均溫度相比,全球溫升已達到1.45℃。

氣象災害呈現新特徵 防災減災進入關鍵期

面對愈加頻發的極端災害天氣事件,每個個體都無法獨善其身。國家氣候中心氣象災害風險管理室主任王國複指出,全球變化加劇了極端天氣發生的頻次,導致氣象災害呈現出長期性、突發性、巨災性和複雜性等新特徵,給氣象災害防禦工作增加了難度。因此,需要建立新型的防災減災救災模式,進一步加強災害監測預警預報服務。

當前,我國正在採取一系列科學應對的準備。從政策層面看,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的「加強氣象服務」等多項工作與之密切相關。

汛期當前,糧食生產和防災減災也進入關鍵時期,中國氣象局已於近日專題部署近期汛期氣象服務保障工作,提出了多項「硬」要求,包括「精準研判災害性天氣強度、範圍和起止時間」「強化臨災預警和高級別預警‘叫應’」「提高氣象服務的針對性和預警指向性,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等。

極端天氣預報難精準 公眾應及時關注預警信息

極端天氣的突發性、局地性特徵,導致其準確預報仍是全世界氣象領域公認的難題。

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副首席預報員李曉蘭表示,為最大程度降低極端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公眾應及時關注當地氣象部門發佈的最新預報、預警信息,迅速採取科學的避險措施,保護好自己及家人的人身安全。

根據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和緊急程度,氣象災害預警設為藍、黃、橙、紅四個級別,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特別嚴重。以降雨為例,發佈暴雨紅色預警,意味著未來3小時內降水量將達10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0毫米以上且降水可能持續。

「如果看到了暴雨紅色預警,說明情況非常緊急。」李曉蘭表示,公眾應避免前往山區、河穀等地質災害隱患區,注意防範山洪、城鄉內澇等各類次生災害,同時密切關注雨水情變化,加強防範,及時避險。

總策劃:孫海峰

製片人:章斐然 謝婷

監製:呂騫

策劃:陳鍵 李佳

出鏡:申佳平

記者:崔靖芳 唐曉彤 劉燁燁

攝像:任峰濤 朱浩銓

剪輯:史新培

設計:林珊珊

包裝: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