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費觀察|防曬衣迎來銷售旺季,行業亟須提升透明性和規範性

封面新聞記者 易弋力

春夏來臨,防曬衣作為物理防曬利器,迎來銷售旺季。然而,市場上的防曬衣產品在性能上存在較大的差異,且多數品牌未公開防曬衣的標準及數值,導致消費者難以進行有效的比較和選擇。

夏日未到防曬品銷售先“熱”

防曬能力強、顏值高、有個性的產品受青睞

據央視財經報導,在義烏國際商貿城,一家做防曬傘的店舖負責人表示,今年防曬傘的銷量很好,這幾週每天都能賣出6000把左右,客人都是幾十、上百箱的下訂單。

據悉,像防曬衣、防曬口罩、冰絲袖套等物理防曬裝備,最近也持續受到市場青睞。不少商家還推出了帶魚骨的“臉基尼”、胭脂口罩等新品,成為今年的爆款單品。義烏國際商貿城某商戶表示,“現在排單量排到5月底了,像“臉基尼”,一天能出四五萬件。”

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防曬服飾的市場規模為742億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958億元。業內人士表示,00後已成為防曬用品消費的“主力軍”,防曬能力強、顏值高、有個性的產品將會受到市場青睞。

超50%的市場佔比

防曬衣成為防曬服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4月7日,艾瑞諮詢聯合輕量化戶外生活方式品牌蕉下發佈《中國防曬衣行業標準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

《白皮書》顯示,防曬衣是防曬服配市場的重要類型。防曬衣以超50%的市場佔比成為防曬服配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預測2026年我國防曬衣市場規模將達到554億元。

當前,防曬衣市場呈現出多元競爭態勢,形成了以戶外生活方式品牌、網紅/電商白牌品牌、垂類防曬品牌、傳統戶外品牌、運動品牌、常服品牌6大主流類型競爭的局勢。

目前用戶對防曬衣的需求性能更綜合,用戶對於防曬衣的期待不再是單一的,僅是防曬已無法滿足用戶需求。《白皮書》顯示,70.6%的被調查者認為用防曬衣的性能更綜合,而不僅僅是注重防曬。此外,63.6%消費者還希望防曬衣能有更好的親膚性,長時間穿著更舒適、款式更潮流,越來越接近常服,這些都反映出消費者對防曬衣的需求更加綜合,希望防曬衣能更多地參與到日常生活中。在性能上,除防曬力外,透氣性、紫外線阻隔力、防曬持久度等成為用戶更為關心的指標。

4批防曬衣

核心質量指標防紫外線性能不合格

在社交媒體上,關於防曬衣到底是服裝“黑科技”還是收割“防曬焦慮”的話題熱度持續不減。有人說穿著太悶;有人說普通衣服一樣防曬;也有人說的確有效,防曬衣遮擋與未遮擋的皮膚產生了明顯色差。

防曬衣真能防曬嗎?抗紫外線功能到底有多強呢?好壞優劣該如何判斷呢?

近日,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發佈功能性服裝質量監督抽查通告。依據相關產品質量標準,本期抽查了93批次功能性服裝產品,涉及耐克、Uniqlo、蕉下、牧高笛、阿迪達斯、波司登、無印良品、比音勒芬等品牌產品。

共計檢出4批防曬衣不合格,品牌包括小莉同學、JESS&TONY、百分百感覺,問題都是防曬衣的核心質量指標防紫外線性能不合格。

其中,深圳市百分百感覺服飾有限公司受檢的2批防曬衣質量都未過關。資料顯示,不合格品生產企業康成投資(中國)有限公司系大潤髮旗下控股子公司,JESS&TONY為大潤髮商超的自有品牌。

對檢測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採取查封、扣押等措施,嚴禁生產銷售。

標準缺乏亂象滋生

防曬衣行業亟須提升透明性和規範性

《中國防曬衣行業標準白皮書》顯示,防曬衣市場尚未建立完善的標準體系,絕大多數品牌未公開防曬衣的標準及數值,而是以感性化的詞語代替數值。目前行業存在三大亂象:

一是缺乏規範性,偷換數值概念。據調研,UPF是國家對紡織品製定的防曬標準,用於評估紡織品對紫外線的防護能力,而部分品牌用UPFAV誤導消費者,導致消費者誤以為產品的防曬能力更好。事實上,UPF和UPFAV雖都是防紫外線測試中的指數,但二者有本質差異,前者表示測試樣品的最低值,而後者代表的是測試樣品的平均值,換句話說,用UPFAV來衡量一件產品的防曬能力可能不太準確,有虛高的風險。

二是缺少檢測報告,特別是核心功能沒有檢測報告。當前,防曬衣產品的核心功能缺少檢測報告的現象較為普遍,尤其在原紗防曬科技方面更為突出。部分品牌聲稱產品採用原紗防曬,但卻未提供實驗室檢測報告。唯有通過耐洗度測試並符合標準的產品,方可確保其原紗防曬效果的真實可靠性。如果產品確實採用原紗技術,則必須進行耐洗度測試,並至少在產品頁面體現出相應的報告。例如,基於GB/T8629—2017洗滌程式4N、連續洗滌30次、烘箱乾燥的標準,檢測合格,才能證明產品具備原紗防曬的技術。此外,市面上很多產品僅通過文字描述產品“透氣”“輕盈”“一觸即涼”等,卻沒有提供報告證明。

三是部分產品強調單一能力,其他數據不透明、不公開。市面上部分防曬衣品牌過於追求單一功能的極致化,如過於看重涼感科技,這可能導致消費者的穿著體驗不佳,甚至對身體健康造成潛在風險。而且,過度強調單一功能也與當今消費者對產品多元化的需求不匹配。除此之外,很多品牌的產品功能數據未公開,給消費者的選擇造成了困擾,同時也減弱了品牌的透明度和用戶信任感。

《白皮書》指出,這些問題出現的根本原因在於防曬衣行業缺乏規範和統一的標準,導致部分品牌打擦邊球,誤導消費者,擾亂市場秩序。為了保障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呼籲各方聯手共同製定規範化的行業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