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度保費觀察(2023年)|七家上市險企2023年收入2.76萬億:平安“奪魁”,國壽、人保分列壽險、財險行業第一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鄭嘉意 北京報導 截至1月17日,已有7家A股及H股上市保險公司發佈2023年保費收入公告。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統計發現,2023年,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眾安在線,以及天茂集團旗下的國華人壽7家公司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人民幣2.76萬億元,較2022年的2.62萬億元增長5.41%。

上述上市公司中,中國平安以8006.95億元的年度保費規模領跑行業,其次分別為中國人保、中國人壽;增速上,眾安在線保費規模同比增長24.65%,較2022年同期有較大改善。

分業務看,開源證券分析師呂晨雨指出,上市保險公司人身險板塊2023年新單保費同比快速增長,保持景氣;財產險保費收斂,非車險業務承壓。

具體而言,中國人壽,平安人壽、健康及養老險,太保壽險、新華保險、人保壽險及健康險以及國華人壽2023年共實現保費收入1.72萬億元,同比增長4.99%。2023年年末期間,受預定利率下調影響的產品銷量漸回溫,保費環比降幅持續縮窄,“開門紅”有序推進。

財險方面,人保財險、平安產險、太保產險、眾安在線4家公司共實現保費收入1.04萬億元,同比增長6.12%,各公司表現分化,眾安在線以24.65%的業績增幅領先同業,太保產險次之,增幅達11.42%。業務表現上,車險增速平穩,非車險收官表現收斂,保費增速先高後低。

當前,受負債端、資產端與政策端擔憂影響,保險股估值仍處於曆史低位。

記者注意到,已有多家保險公司預備將萬能險結算利率調降至4.0%以下,以改善公司利潤水平。呂晨雨指出,上述調整利於降低行業負債成本,減少惡性競爭。當下,養老儲蓄需求旺盛,競品競爭力走弱,疊加供給端個險轉型見效及銀保以量補價驅動,2024年一季度保險公司負債端新業務價值有望超預期,但估值回升仍需資產端持續改善。

存款降息推動人身險業績回溫

人身險公司2023年實現複蘇回暖,6家公司相應業務共實現保費收入1.72萬億元,較2022年的1.64萬億元同比增長4.99%。

其中,中國人壽保費保持領先身位,共攬保費收入6415億元,同比增長4.3%;平安人壽、健康及養老業務共實現保費收入4985.34億元,同比增長5.82%;太保壽險保費收入2331.41億元,同比增長4.86%;新華保險收入1659.03億元,同比增長1.72%。

存款利率下調是人身險行業2023年業績回溫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隨著商業銀行下調存款利率,存款定期化、長期化趨勢明顯,低利率時代到來。

2023年6月,六大行宣佈下調各類型存款利率,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掛牌利率全部降至2.5%以下,執行利率告別“3 時代”。隨後,多家全國性股份製銀行陸續下調部分人民幣存款利率,幅度為5到15個基點不等。

這一時點,加之人身險最高預定利率由3.5%下調至3.0%的監管要求,各保險公司在6~7月完成了往年罕見的業績高峰,居民需求集中釋放。中國人壽、中國平安、中國人保、新華保險、中國太保及中國太平六家上市公司2023年前7月共攬保費2.02萬億,同比增幅達8.16%。

2023年8月,預定利率正式下調至3.0%後,人身險銷售陷入短暫沉寂。

同年9月,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大行同時發佈公告,調整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12月,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國有大行再次集體下調人民幣存款掛牌利率,整體存款掛牌利率進入“1%+”時代。

配合年末“開門紅”策略,人身險產品銷售業績再度回溫。華西證券非銀團隊指出,考慮到居民資產配置需求提升,具備保本屬性的保險產品相較其他理財產品仍有一定優勢。11月單月,平安人壽、人保壽險保費同比增速轉正,中國人壽與太保壽險降幅環比收斂;12月單月,太保壽險、中國人壽、人保壽險、新華保險保費增速均較11月再有上升。

此外,在存款利率下行、資本市場波動的大背景下,優化資產負債匹配是人身險行業2023年的另一主線。

為避免高定價利率帶來的風險,至2023年7月底,保險業全面停售預定利率高於3.0%的傳統壽險、預定利率高於2.5%的分紅保險以及最低保證利率高於2.0%的萬能保險,以避免利差損。

同時,2023年8月起,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依照《保險法》要求,向業內多家人身險公司陸續下發《關於規範銀行代理渠道保險產品的通知》、《保險銷售行為管理辦法》等文件,要求“報行合一”,從前端對保險銷售行為進行全面規範,促成行業高質量發展,避免費差損風險。

多家機構研究報告共同指出,調整預定利率、強化銷售監督或對短期內的保險銷售帶來“陣痛”,但規範後的利好將持續釋放。

光大證券分析師王一峰表示,近期,萬能險結算利率調整與監管2023年降低預定利率一脈相承,短期或對部分產品銷售形成擾動,但長期利好保險公司降低負債成本。“居民儲蓄意願持續高企、銀行存款利率下調、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後易受債市擾動進而產生持有期虧損情況,加之在資本市場波動較大的背景下,預計儲蓄型保險產品仍然具備一定競爭力,2024年‘開門紅’表現有望超預期。”

針對板塊估值修復問題,王一峰則表示,隨著新業務價值保持正增長,市場對負債端的過度悲觀預期有望得以修復;同時,資產端隨著地產等潛在風險因素逐步化解、長端利率企穩以及權益市場回暖,板塊估值有望進一步上修。

財險保費企穩 車險保持穩定增速

整體看,2023年上市保險公司財產險業務保持增長,但具體表現有所分化。

具體而言,4家公司中,人保財險持續保持領先地位,共實現保費收入5158.07億元,同比增長6.26%;眾安在線增幅領先行業,共實現保費收入294.78億元,同比增長24.65%。賸餘平安產險、太保產險保費收入分別為3021.6億元、1903.27億元,增幅為1.38%及11.42%。

從披露車險表現的人保財險、太保產險兩家公司收入看,受乘用車銷量持續上升影響,車險保費持續上升,但12月單月環比有所下滑。呂晨雨分析指出,據中汽協數據,2023年12月乘用車銷量同比增加23.3%,但較11月下降2.3個百分點,與之相對,人保財險12月車險保費同比增加3.8%,增速較11月下降1.6個百分點。

非車險方面,意外傷害及健康險、農險及責任險12月保費收入同比承壓,拖累整體同比。唯一具體披露各險種收入的人保財險公告顯示,2023年,人保財險意外傷害及健康險攬入保費922.28億元,同比增長3.63%;農險全年保費582.29億元,同比增約11.86%。實現雙位數增幅的另有貨運險及其他險種,全年保費收入分別為53.81億元及180億元,增幅為11.41%及30.16%。

此外,責任險、企業財產險和信用保證保險則分別實現1.29%、7.03%、4.84%的同比增速。

展望後續,王一峰指出,預計重磅車型陸續上市及部分2023年未交付訂單將對2024年年初汽車銷量起到較好支撐作用,進而推動車險保費增速持續向好。

王一峰同時指出,非車險業務在高風險業務逐步出清後,也有望在政策推動及經濟逐步修復下恢復較好增長水平,實現業務結構優化。預計隨著大災風險減弱以及各險企壓降車險費用成本、出清非車險高風險存量業務,2024年其綜合成本率有望同比改善。

(作者:鄭嘉意 編輯:張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