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大基因CEO趙立見:堅持技術創新,提供更加普惠、便捷的健康檢測服務

圖源:人民日報圖源:人民日報

日前,“2023中國品牌論壇”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以“推動品牌建設 助力中國式現代化”為主題,搭建對話交流平台,充分展示中國品牌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重要成就,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品牌力量。針對企業品牌建設與發展經驗,華大基因CEO趙立見回答了媒體的問題。

華大基因CEO 趙立見

問:華大基因目前已發展20多年,當前華大基因的品牌定位是怎樣的?你認為品牌塑造的關鍵是什麼?

趙立見:華大成立初衷是為了參加“人類基因組計劃”。在20餘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見證了中國基因組學從參與、接軌、同步、趕超再到引領的全過程。華大基因通過不斷自主創新,基於國產自主測序平台,實現了試劑自主研發和生產,建立起涵蓋生育健康、傳感染疾病監測以及慢性病管理等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體系。未來我們將不斷完善體系建設,全面助力精準醫學發展,全方位、全週期地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

品牌塑造的根本是保持產品的競爭力,而產品力的強盛源自研發體系的核心競爭力。我們始終高度重視前沿科學探索、技術源頭創新和臨床應用的快速轉化,擁有高通量測序、質譜、生化免疫等多組學技術平台。截至今年6月30日,華大基因累計參與發表1856篇科研論文,其中SCI1688篇,CNNS152篇。多年來堅持研發投入,使得協同效應愈發顯著,為源源不斷的技術突破與產品轉化提供了保障。

問:華大基因作為民營企業,其社會責任的履行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華大基因在這方面具體做了些什麼?

趙立見:一個好的品牌既要有核心技術去服務更廣大市場,更要能真正地解決社會問題,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主動肩負社會責任,創造出更大的社會價值。

在行業發展初期,基因檢測曾被人定義為高端檢測項目,部分人認為“精準醫學”只是服務少數人的“精英醫學”。作為國內最早開展基因測序業務的企業之一,華大基因堅持“推動精準醫學的普惠”,伴隨國產自主測序平台不斷升級和大樣本量、大人群篩查的規模效應,基因檢測技術應用成本在不斷下降。

多年來,華大基因在多地開展出生缺陷防控等民生項目和健康關愛計劃,從預防入手,將疾病篩查關口再前移,有效降低發病幾率,減輕社會負擔。截至2023年6月30日,華大基因已開展的民生項目覆蓋20餘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惠及1,650萬人次。

此外,華大基因聯合公益基金組織,先後發起“華基金”、“光基金”、“天下無唐”、“天下無貧”、“天下無盲”等公益專項,推廣普惠式的疾病篩查防控模式,讓更多人受益於基因科技的進步。

問:華大基因在共建“一帶一路”進程中取得了哪些成就?海外品牌建設如何破局?

趙立見:2023年,華大基因已經在烏茲別克斯坦、沙特阿拉伯、埃塞俄比亞、泰國、汶萊、烏拉圭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合作並提供精準醫學檢測服務。

在全球特殊時期工作中,華大基因的“火眼”實驗室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通過高效大規模檢測為防控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和科技保障,獲得海內外的廣泛認可。這種採用高度集成化、自動化的實驗室模式,對於後續推動新的檢測技術全面應用,並轉化成“人人可及”的民生健康檢測項目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借鑒。

目前在海外落地的“火眼”實驗室,正在逐步從原來的特殊時期檢測轉化成公司常規核心業務。這有助於我們打通海外渠道,加快對生育健康、感染防控等服務的海外市場推廣,進一步擴大公司的海外業務和提升全球影響力。

問:未來,華大基因計劃從哪些方面發力,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

趙立見:我們可以看到《“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核心策略已經從原來的“以治病為中心”,轉化成“以健康為中心”。其實無論從疾病整體治療獲益情況,或是個人及社會所需投入的整體醫療支出來看,通過覆蓋重點人群全面篩查,將疾病防控關口前移,是最經濟且有效的方法之一。

有了“防大於治”的精準防控理念之後,如何做到“人人可及”同等重要。因此,如何實現大人群、低成本、高效率的篩查,才是未來疾病防控的核心。

將“治不好、治不起”的病轉化為“防得住,防得起”的事,是華大基因一直堅持在做的事。未來,我們將通過持續創新技術,降低技術轉化應用成本,同時不斷拓展服務範圍,讓更多人建立起主動健康意識,獲得更加普惠、便捷的健康檢測服務,以自主基因科技,助力健康中國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