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特朗普獲勝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歐洲國家重新向中國靠攏

來源: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訊)「特朗普獲勝的可能性越來越大,歐洲重新與中國接觸。」美國《華爾街日報》4月13日以此為題發文稱,由於歐洲經濟陷入停滯、對俄羅斯「威脅」感到擔憂以及特朗普可能贏得2024年美國大選,部分歐洲國家正重新向中國靠攏。

文章稱,在過去幾個月裡,歐盟採取了一系列「對抗中國」的舉措,對中國列車、風力渦輪機、太陽能電池板和電動汽車製造商發起補貼調查,敦促歐洲企業減少對中國原材料的依賴。歐洲多國政府還聽從了美國的要求,試圖切斷中國與先進芯片製造技術的聯繫。

作為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德國去年7月也推出了首份「中國戰略」文件,聲稱中國是所謂「系統性競爭對手」,並承諾減少對中國的風險敞口。

然而,隨著歐洲經濟復甦遭遇障礙,俄烏衝突陷入僵局,歐洲國家的情緒正在發生變化。與此同時,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在民意調查中表現強勁,有可能在2024年美國大選中戰勝現任總統拜登,這進一步引發歐洲國家對於跨大西洋緊張局勢和貿易爭端的擔憂。

美國經濟研究公司榮鼎集團的歐中關係分析師諾亞·巴爾金(Noah Barkin)表示:「歐盟正在對中國採取行動,但德國等一些歐洲大國更關注烏克蘭問題和特朗普……這引發了一個問題,即他們還願意以多大的力度繼續對抗中國。」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 圖源:視覺中國美國前總統特朗普 圖源:視覺中國

複旦大學歐洲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丁純對《華爾街日報》表示,美國既是歐洲的重要貿易夥伴,又是歐洲安全的保障者,因此特朗普是否會贏得2024年大選對歐洲來說利害攸關。

文章稱,這些「威脅」讓一些歐洲人質疑,與俄羅斯相比,中國對歐洲國家來說是一個「更加遙遠的威脅」,同時也是更大的經濟機會,歐洲為什麼要跟隨美國的腳步與中國對抗。

面對現實的壓力,歐洲國家的態度似乎有所變化。4月14日至16日,德國總理朔爾茨訪問中國,與他同行的還有三名政府內閣部長和多名企業高管組成的代表團。一名德國政府高級官員表示:「我們希望增加與中國的貿易,同時降低風險並實現多元化。」此次訪華或將緩解中國與歐盟日益緊張的貿易爭端。

4月14日,朔爾茨訪華,在重慶發表講話 圖源:視覺中國4月14日,朔爾茨訪華,在重慶發表講話 圖源:視覺中國

文章提到,自朔爾茨於2021年上台以來,德國加強了對中國的出口管製。例如,德國製造技術企業通快集團在中國和美國都擁有大量業務,其對華出口卻遭到德國政府限制。去年,通快集團還曾猛烈抨擊德國政府,稱其在一系列「無害產品」的出口許可方面進展緩慢。

但通快集團全球機床產業CEO斯特凡·美亞(Stephan Mayer)表示,最近幾個月的情況有所改善,「我們的速度幾乎回到了兩年的水平。」

此外,今年正值中國與法國建交60週年,中法兩國也將進行一系列慶祝活動和會談。

中國分析人士指出,與中美之間「地緣政治競爭對手」的關係相比,歐洲國家與中國是「經濟競爭對手」,更有可能達成讓步與合作。

儘管中歐貿易有所萎縮,德國等歐洲國家對華貿易逆差卻在擴大,反映出中國在全球價值鏈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年2月,德國央行的分析數據還顯示,2023年德國在華直接投資增長4.3%,達到119億歐元,創歷史新高。

與此同時,德國企業依然依賴於中國化學品、原材料和零部件。智庫德國經濟研究所的國際經濟政策主管於爾特·馬迪斯(Jürgen Matthes)直言,從貿易數據來看,過去兩年,德國企業在「減少對華依賴」方面幾乎沒有取得什麼進展。

時至今日,儘管歐盟頻頻出台「對抗中國」的政策,但歐洲國家與中國的經濟仍有著緊密聯繫。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去年12月發佈報告稱,如果歐中經濟突然「脫鉤」,將導致德國經濟萎縮5%。通快集團的美亞表示,中國同樣需要西方製造的一些產品,因此雙方「應該找到相互尊重的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