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堅專欄丨央行買賣國債的幾重意義

孫立堅(複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孫立堅(複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近日,財政部撰文稱,中觀機制上,要加強財政與貨幣政策、金融改革的協調配合,完善基礎貨幣投放和貨幣供應調控機制,支持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同日,人民銀行有關部門負責人接受採訪表示,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買賣,可以作為一種流動性管理方式和貨幣政策工具儲備。

其實早在3月底,市場便掀起過一輪關於央行進場購買國債實現基礎貨幣投放的熱烈討論,對於當前央行在二級市場上買入國債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則是各執一詞。而此次財政部和人民銀行相繼就此問題在媒體上表態則被認為是一個新的進展,許多市場分析據此判斷,這是對央行增加購買國債規模一個比較明確而肯定的信號,是政策轉向的預示,也蘊含著一種新貨幣政策機制的可能。

當前央行在二級市場上買入國債,類似的操作也早有先例。曆史上,中國央行曾在1997年嚐試國債買賣操作,但受限於市場深度、廣度不足,很快中止。此後多年來,我國國債市場有了持續、長足發展,為央行開展國債買賣操作提供了條件。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買賣,其實是央行投放基礎貨幣的一種手段。而且,這一方式也能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央行利率目標管理的有效性,能向市場更清晰地傳達貨幣政策的意圖,也能起到央行對市場預期管理的效果。這與美聯儲、日本央行等在常規貨幣政策工具用盡情況下,大規模單向買入國債來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購債模式有所不同,也並非大規模貨幣寬鬆的啟動,而只是貨幣政策工具箱中的一項。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充實貨幣政策工具箱,在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我國國債市場規模已居全球第三,流動性明顯提高,這為央行在二級市場開展國債現券買賣操作提供了可能。

因此,在筆者看來,央行若重啟國債購買,進一步增強與財政政策的協調性,將有三方面意義和影響值得重點關注。一是為央行的公開市場操作增加了金融工具品種,提高了央行對市場預期的管理能力。國債作為政府債券,擁有政府信用支撐,違約風險極低,適合在公開市場操作中作為流動性的補充。人民銀行法第四章第二十三條列示了人民銀行為執行貨幣政策可以運用的六種貨幣政策工具,其中就有“在公開市場上買賣國債、其他政府債券和金融債券及外彙”。因此在當前常用的回購交易、發行中央銀行票據等傳統品種基礎上增加國債買賣,有利於增強貨幣市場流動性。須注意的是,作為多個貨幣政策工具中的一種,央行在公開市場操作中購買適量規模的國債,只是調節短期流動性,而不會帶來貨幣超發的問題。

第二個意義在於財政結構方面,國債是財政政策的組成部分,央行在二級市場購買國債有利於改善短期財政流動性與資金長期配置的平衡問題。這對於財政的資金利用效率而言也是一種優化手段。過去財政資金投入的回款週期較長,容易面臨流動性短缺的問題,而增加國債在公開市場的交易,可以使得財政支出的結構更合理,既有長期的資金配置也有流動性補充。這將促進財政資金的周轉,讓財政和貨幣政策保持協同發力,也使得財政支出結構更加穩健良好。

最後一點是目前討論中鮮少提及而筆者認為同樣須予以關注的,即對未來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影響。以政府債券作為貨幣市場的重要的一種安全資產,違約風險極低,經過一段時間的慢慢培育,未來可能成為各國央行持續大量購買的流動性良好的債券品種,以及市場資產組合優化的一種安全資產補充。相較於日美,中國政府的財政情況較為穩健,在規避風險需求日益增長的情況下,中國國債可以為國際市場提供一項安全資產的選擇。可以看到,央行公開市場操作中逐步增加國債買賣,有利於未來金融開放的投資環境的優化,而且進一步吸引非居民投資者進場推升國債的交易,也將使得貨幣市場日益成熟。這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提供了良好渠道,有利於促進人民幣資產在全球市場的流通。

(編輯:洪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