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茶原材料效期惹爭議 業內人士:不等於保質期

作為新消費賽道的代表之一,茶飲行業因為效期問題在“3·15”期間引發了廣泛討論。那麼,所謂的效期到底是什麼?記者對行業從業者進行了採訪。

效期,一個更多出現在茶飲、烘焙等現製食品行業的名詞。從露出的茶飲行業效期圖看,各種原材料的效期大多以小時為單位,和人們日常熟悉的以月、年為單位的普通包裝食品保質期,有很大的差別。

眾所周知,茶飲企業主打的就是現製、新鮮,大量選用生鮮食材作為原材料,而為了儘可能提高產品的品質,各品牌方才會在保質期的基礎上,製定出更為嚴格的內控標準——效期制度,用意也是鮮中取鮮。“所以,把效期叫做最佳賞味期可能更加合適,茶飲品牌對半成品或開封后原材料進行感官風味測試,從而規定在限制時間內,生產出符合風味的產品。”一位茶飲行業從業近十年的內部人士老劉(化名)解釋道,效期不等於保質期,而是最佳賞味期。

老劉認為,從標準的角度而言,現製食品的效期遠比普通包裝食品的保質期要嚴格。他舉例稱,低溫短保的牛奶、果汁等產品,一般情況下保質期都在7天及以上。但是這些產品進入茶飲後廚後,各品牌為了風味和品質,效期會製定在1天之內。

而超過效期的材料,雖然還在食品的保質期範圍內,但以此生產出的產品,可能會在風味、口感上存在一些偏差,“所以效期制度下,寧願放棄掉這部分材料,也要保證產品的品質。”老劉說。

既然效期這項規則就是品牌方自己製定的,那麼對於效期的管理無疑就應該非常嚴格,怎麼就會出現過效期原材料仍然在使用的情況呢?記者也就此問題詢問了各方,簡而言之一句話,立場決定了各方對效期問題的不同看法。

“站在品牌方的立場,嚴格執行效期制度,才能保證自己的產品質量和標準化,這對於品牌口碑來說是重中之重。”老劉說,基於以上兩點原因,品牌方對於效期的管理還是非常嚴格的,不但有企業內部督導、合規、稽核等多部門聯合監管,也有線上、線下巡查制度,更有高額罰單、閉店處理等嚴苛處罰,以此來保證效期制度的執行。

小黃(化名)是一家茶飲企業的加盟商,對於效期制度制度,他表示自己是讚同的,不會去違背,而且他身邊大多數加盟商也能做到這一點。一來,是畏懼高額的罰款甚至閉店的風險;二來,如果依據門店出杯情況,合理分配原材料用量,過效期的情況不太會出現。

但是,小黃也能理解部分鋌而走險的加盟商,“說白了就是為了控製成本,明明還在保質期內的原料,如果因為到了效期就要倒掉,浪費不說,也增加了成本。”

在小黃看來,那些違規的加盟商主要是抱著一定的僥倖心理。“過效期不等於過保質期,所以賣出去的東西不會吃壞人,老闆就不用擔著食安風險。至於風味,有些老闆可能也覺得非專業人士,喝不出那種細微的口感差別。所以才會選擇鋌而走險,去和制度捉迷藏,減少自己的成本投入。”

有行業觀察者表示,效期既然被當作行業內部標準,自然有存在的道理,品牌和加盟商都有責任和義務去將標誌嚴格執行。篡改效期雖然能節約成本,但失去的卻是口碑,對於加盟商而言孰輕孰重應該一目瞭然;而對於品牌方來說,效期規則不是製定出來看的,而是應該落到實處,同時嚴格監管執行情況,給消費者送上一杯最佳賞味期內的飲品,才是一門長遠的生意。

【來源:消費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