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快評 | “叫好不叫座”的飛書開始裁員

封面新聞記者 孟梅

剛剛,飛書CEO謝欣發出最新公開信如下:

“經過幾年時間的共同努力和持續創新,我們的業務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不僅有了各行各業的大大小小的客戶,品牌知名度也在持續提升,並在 to B 領域成為了用戶廣泛喜愛的品牌。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了組織自身存在的問題:團隊規模比較大,但組織不夠精幹,大家也感受到效率在變低,力量不夠聚焦,這不利於業務的長期發展。

經過反複多次的討論和非常慎重的抉擇,我們決定做一些調整,會適當精簡團隊規模。非常遺憾,有部分同學會因此不得不離開我們。同時,我們也會為受到影響的同學提供補償方案或轉崗機會的支援,幫助平穩過渡。

這一次調整,不僅是團隊規模的調整,更重要的是要重新回到初創公司的 day 1 狀態——方向更聚焦、組織更高效,團隊也要更有戰鬥力。

更精益的組織,會增強業務可持續性,從而加強對客戶的長期保障。我們也深知,只有持續的、高質量的投入,才能做好我們的 to B 業務,並服務好更廣大的客戶。

我在這裏想感謝每一位同學,是因為你們的努力,才有了飛書的發展。這是我們部門第一次做出這樣的調整,今天是艱難的一天,對於所有受影響的同學,我由衷感激你們為飛書做出的貢獻,並會盡力為你們提供支援與幫助。

面向未來,我們還要持續提升產品競爭力,尤其要提升 AI 的能力,我們不僅要繼續服務好已有客戶和拓展新的行業、領域的客戶,還要通過創新來幫助用戶提升工作的效率和創造力。”

總而言之,四個字“開啟裁員”。

一石激起千層浪。據來自《晚點 LatePost》的報導,2024 年春節後的飛書全員會上,飛書 CEO 謝欣公佈了 2023 年飛書的軟件訂閱收入:超 2 億美元,相比 2022 年翻倍。來自市場的疑惑是:裁員在當下已經成為常態,但為什麼是看上去蒸蒸日上的飛書?

眾所周知,飛書有六大引以為豪、天生驕傲的策略:極致產品體驗——大客戶策略——高定製/低報價——先進理念——All in one ——重自研/輕ISV。

ToB產品玩極致體驗,帶來的後果必然是大量人力的消耗。可這隻是開端,更大的消耗,是大客戶策略。自我毀滅的大客戶策略。大客戶越多,投入的人力也隨之劇增。正因如此,2022年巔峰期的飛書,內部團隊6000人,外包2000人上下。從1000人到10000人的暴力擴張,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儘管當下飛書的人數在5000左右,反觀釘釘的2000和企業微信的300人團隊,在飛書萬人大軍面前如此微不足道。

飛書作為一款ToB產品,早期卻用著C端思維來推動業務,考核日活(DAU),而非營收。這一考核規定,導致銷售優先把產品賣給人多的大公司。為此經常會為一個大客戶配備上百人的團隊做定製化開發,活生生把自己逼成了一家外包公司。加上高昂的人力成本,即使按 5000 人計算,2 億美元 ARR 平攤下來,飛書每人每年只能帶來 28 萬元的訂閱收入,而飛書平均工資成本約 80 萬元 / 人。稍微測算一下就可得知:飛書一年的總成本有多高。。

據飛書內部人士透露,2021年飛書曾定下DAU(日活)超過1000萬的目標,但2021年底飛書的DAU僅為500萬左右。2022年,同為企業辦公平台的釘釘和企業微信DAU均已過億。由此,飛書定下新的年度目標:200 萬 DAU (日活用戶)。由此,飛書決定免費對中小客戶開放。但做大規模的新目標有悖於過去飛書的大產品和大客戶策略,擰巴由此開始。首先是規模和營收難兩全,免費開放必然衝擊客戶付費意願。飛書開始在“免費”與“收費”之間來回跳轉,帶來的後果是整個營銷團隊的糾結和懵圈。

眾所周知,飛書的廣告語是:先進的企業用飛書。不先進的國內企業,配不上先進的飛書。當然,飛書的理念是先進的,產品也是先進的。可惜能跟上飛書先進理念的客戶,是稀缺的。

回顧飛書的“極致產品體驗——大客戶策略——高定製/低報價——先進理念——All in one ——重自研/輕ISV”閉環。飛書倘若一直沿用六大策略,等到國內企業集體先進的那天,那時候的飛書,只靠產品力輕鬆超越釘釘、企微並非難事。可現實是,如此高額虧損的模式,恐怕都無法讓字節再給它燒五年錢。飛書錯在高估了國內市場,高估了國內企業,高估了國內員工,也高估了字節的耐心。

所以,裁員是不可避免的。畢竟對於字節來說,不管這個產品的影響力有多大,只要是持續虧損,那麼內部話語權肯定是勢弱漸微的。儘管飛書在去高舉高打“出海”,但依舊未能改變叫好不叫座的狀態。在存量經濟當道的今天,還有哪些企業能拿出大把的真金白銀去購買一個辦公產品,飛書應該好好想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