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數據資產估值指南團體標準發佈 助力解決數據資產價值衡量難

21世紀經濟報導 記者李願 北京報導

隨著數據成為土地、勞動、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之一,如何對數據進行合理估值成為當下的重要課題之一。

中國銀行業協會網站顯示,日前中國銀行業協會發佈了《銀行業數據資產估值指南》(下稱《指南》)團體標準,該標準由光大銀行牽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等單位共同參與研究製定,為實現商業銀行數據資產價值全面量化、提升數據資產精細化管理水平及各類管理決策提供參考。

中國銀行業協會介紹稱,該標準構建了全面而實用的數據資產估值框架,涵蓋數據資產的識別、評估、管理到價值提升等關鍵環節,為全面構建我國金融領域數據資產估值體系提供了有益借鑒,有助於完善數據要素資源體系,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科學有序發展和數據資產估值走向規範化、市場化,助力行業數字化轉型。

“《指南》旨在解決商業銀行數據資產價值衡量難等問題,為實現商業銀行數據資產價值全面量化、提升數據資產精細化管理水平及各類管理決策提供參考,推動數據要素市場科學有序發展。”作為牽頭單位,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指南》宣貫指南顯示,對有意向按照本文件開展數據資產估值工作的會員單位,根據本文件提供數據資產估值的指導。

據瞭解,該標準以傳統成熟的資產估值體係為理論依據,遵守國內標準體系、規範性文件等上位標準,以當前金融行業中不同類型、層級的數據資產為對象,兼顧數據能力建設相關需求,界定了銀行業數據資產估值涉及的術語及定義,確立了估值總體原則、對象,並提供了估值指標體系構建策略、估值過程及估值管理保障方面的指導。

對於數據資產的名義,《指南》明確,是指銀行業金融機構合法擁有或者控製的,能進行貨幣計量的,為組織帶來直接或間接經濟利益的可辨認數據資源。

《指南》顯示,數據資產估值指標體系的內容主要包括成本價值、經濟價值、市場價值和數據內在價值4大類指標:

而開展數據資產估值,宜綜合考慮數據資產特性、價值來源、應用場景等因素確定估值目的。不同的估值目的將影響估值數據採集的範圍、方法的選取、測算的精度及結果報告的形式。主要估值目的包括但不限於面向內部管理和麵向外部交易。

估值方式主要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法及其衍生方法,估值方法選擇遵循前提適用原則、方法與價值實現方式匹配原則、連續性原則。前提適用原則,即不同的估值方法均具有不同的適用前提,通常情況下需分析能夠運用各估值方法的前提是否滿足綜合選擇最適配的方法。具體來看,運用成本法時,數據資產相關成本能夠通過各種方式最終獲取;運用收益法時,數據資產的相關收益能夠預測及追溯;運用市場法時,市場中需要具備同類型交易和產品。

估值方式的定義方面,成本法是將在當前條件下重新購置或建造一個全新狀態的估值對象所需的全部成本與合理利潤,減去各項貶值後的差額作為估值對象價值的一種評估方法,其中考慮合理利潤的主要原因是需要將資產生產者的風險成本納入考量,而合理利潤是風險成本的量化估計;收益法是通過估算被評估資產的未來預期經濟收益,並將預期值折現作為評估資產價值的一種方法,整體思路為資產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市場法是按所選參照物的現行市場價格,通過比較被評估資產與參照資產之間的差異並加以量化,以調整後的價格作為資產評估價值的方法,市場法充分利用類似資產成交價格信息,採用比較和類比的思路估測被評估資產的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指南》明確,本文件適用於銀行業金融機構,為金融機構開展數據資產估值提供參考。對參照本文件進行銀行業數據資產估值的結果運用,超出了本文件的範圍。

光大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該行將積極融入國家數據要素市場建設大局,持續深化對數據要素價值釋放領域的探索及研究,拓展新技術實踐和數據價值場景應用。

(作者:李願 編輯: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