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通藥物科創板IPO暫緩背後:熱度不再的License-in模式何處何從?

License-in這一國內生物醫藥行業流行的權益交易模式,如今魅力不再。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導  眼下,生物醫藥行業靶點紮推、賽道擁擠、惡性競爭的現象隨之而來,諸多Biotech企業都陷入研發後繼乏力、商業化動盪、資金捉襟見肘的窘境。以最受關注的License-in項目為例,過去一段時間內,這一國內生物醫藥行業流行的權益交易模式,如今似乎也已經行不通。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委員會2022年第106次審議會議審核結果公告,西安新通藥物研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通藥物”)(首發)暫緩審議。

上交所上市委在現場問詢到兩方面問題:一方面,上市委請新通藥物代表結合新通藥物肝靶向創新藥物研發平台技術基礎HepDirect技術以及四個核心產品PDV、MB07133、HTS、CE磷苯妥英鈉注射液均來自授權引進的情況,說明新通藥物創新性的具體體現,新通藥物是否符合科創屬性和科創板定位的相關要求。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明確意見。

另一方面,請新通藥物代表結合全球範圍內尚未有應用HepDirect技術開發的藥物獲批上市的情況,進一步說明肝靶向藥PDV的有效性、安全性、耐藥性等臨床數據信息披露是否真實準確,新通藥物未來產品是否存在安全隱患。請保薦代表人發表明確意見。

基於此,上市委需新通藥物進一步落實的事項:請新通藥物進一步說明發行人創新性的具體體現,新通藥物是否符合科創屬性和科創板定位的相關要求。

此舉在業內人士看來,其License-in模式創新性受到質疑。分析新通藥物招股書也不難發現,其技術平台及多個產品來源於授權引進。例如,新通藥物的甲磺酸帕拉德福韋片和注射用MB07133兩個產品、富馬酸海普諾福韋片化合物專利及HepDirect技術系新通藥物子公司凱華公司於2011年1月從LGND授權引進而來。

這意味著,License-in的模式走不通了?對此,和鉑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王勁鬆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指出,在生物醫藥行業比較有挑戰的情況下,應更加專注全球創新,才能及時做出對產品線的調整和全球戰略方向的調整。

“不管外界的環境如何變化,對任何一個企業,尤其是創新企業,核心的命門肯定是創新,尤其是生物醫藥行業,在這種情況下不管是市場好壞,病人需求仍然存在,甚至更加強烈。這種情況下,作為投入生物醫藥企業為病人服務治病救人的創新企業,更應該以創新為根本,以技術平台為支撐,為病人創造有價值的產品。”王勁鬆表示,在此過程中資源的調配更應該有選擇、有重點,Biotech應去做更擅長、能最大化創造價值的事情。

License-in熱度消減

近年來,隨著醫藥行業不斷變化,市場更加開放,中外藥企頻頻聯合,共同開發國內、國際醫藥市場的趨勢已經越來越明顯,License-in模式已經成為是現階段藥企補充自身產品管線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應對行業“內卷”,增強創新能力的背景下,國內License-in合作水漲船高,不僅廣受新興生物醫藥追捧,而且傳統醫藥龍頭企業也開始頻頻出手。其中,據行業機構統計,2020年國內藥企License-in數量已經達到108件,首次突破百件。而這背後是我國創新藥行業已迎來黃金時代,國內創新企業不斷增多,整體創新能力也快速提升,可以承擔更多的臨床研發工作。

不過,近兩年,新興生物製藥公司的總體研發成功率在全球範圍來看略有下滑,這是由於一些初創的EBP公司在追求“高風險高回報”的項目,如研究新作用機制或下一代生物療法。與此同時,大型製藥公司開發產品的綜合成功率近年來已趨於穩定,2021年的綜合成功率為6.4%,但仍遠低於2015年的23%。 

 “買買買”帶來的杠杆效應十分明顯,同時還能很好彌補企業產品管線短板、解決創新和商業化能力不足問題。目前,國內不少新興藥企“合作研發+許可引進”成為主打模式,代表企業有再鼎醫藥、雲頂新耀、聯拓生物等。

當然,這背後的風險也很高,隨著臨床試驗深入推進,不可控因素也不斷增多,同時對合作企業的臨床開發和資金支撐能力要求越來越高。一旦遭遇臨床終止開發,那麼前期的所有努力和成本支出也就付諸東流。

特別是自去年9月科創板連續否決了兩家License-in模式為主的創新藥企IPO後,這一曾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的模式突然開始被投資者所嫌棄。因此在整個市場唱衰License-in模式時,更加理性的思考就顯得格外重要。 

那麼,在新藥研發越來越難、成本越來越高的情況下,企業該如何把控License-in背後的研發風險,避免“財藥兩空”?

在王勁鬆看來,基於自身對於中國醫藥市場的判斷,中國的企業不僅是面對中國市場,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市場的創新能力的提升,這種需求變得不是廣泛的需求,而是變成一個有選擇的需求,原則仍然是一樣的,包括我們最早期的時候在自己內部研發,在幾個創新階段的時候引進的項目,是針對中國市場、中國沒有任何的產品能滿足中國病人需求的情況下所做的選擇和決定。

“在企業內部研發能力的建設以及技術平台不斷成熟的情況下,公司管理層在戰略考量上需要不僅聚焦滿足產品管線的佈局需求,還有了持續的平台技術和產品的輸出,在此過程中License-in將不再是整個核心的戰略。”王勁鬆說。

有醫藥證券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無論是動物數據還是一期、二期還是三期數據,或者是藥物毒理,都會仔細去看。“在選擇合作項目時,企業也會綜合評估被投企業的科技實力,儘可能的規避臨床試驗失敗的風險。” 

對於License-in模式,投資者也不應該過度妖魔化,而應該更加理性看待這種模式。某種意義而言,License-in模式是一種長期存在的策略,是為了平衡研發與投資之間成本的天平。如此對引入品種真正深度消化和研究,針對那些未滿足的臨床困境,重新深入思考解決方案,並確立創新開發策略的模式,或許才應該是未來國內企業License-in探尋真正有價值的創新路徑。

“我們也可以看到隨著整個行業的發展,大家變得更加的謹慎,更加深入地探討每一個產品,不管是自主研發還是引進,是否滿足病人的需求,是否為病人提供實實在在的價值,這個基本的原則沒有改變,只是從力度和數量的方面可能有所調整,這也是行業發展的正常方向。”王勁鬆說道。

打破創新藥研發重重困難

一款新藥的上市離不開前期的臨床試驗,而臨床試驗的獲益和風險並存,因此,在入組之前,研究者需要初步評估受試者預期的獲益和可能的風險。獲益是與藥物相關、對目標人群產生的任何預期有益影響,例如消除現有疾病狀態(如治癒肺結核)、預防負面的健康後果(如預防心腦血管事件)、提高用藥便利性或依從性等。風險則是指與藥物相關的不良事件和其他不利影響,如對患者健康、公共衛生或環境的不良影響。

IQVIA分析認為,獲益風險評估需要判定試驗藥物的預期獲益是否大於潛在風險,且貫穿於藥物的全生命週期中,是藥物臨床研發、上市註冊和上市後監管決策的重要步驟。

2021年,全球臨床試驗數量創曆史新高,全球範圍內有84種新活性物質上市,這一數量及新藥領域之廣均刷新了記錄。2021年,全球啟動的臨床試驗約5500個,共招募患者超過200萬,其中腫瘤臨床試驗啟動量比2015年增長70%,共招募近30萬名受試者。而中國藥物臨床試驗登記數量首次突破3300項,化學藥和生物製品的臨床試驗均以抗腫瘤藥物為主。 

在這些臨床試驗中,不乏First-in-class產品的出現,這也是由於眼下中國市場對於First-in-class的渴望正愈發強烈。另據藥智美國上市藥品數據庫統計,2021年CDER批準了27款first-in-class首創新藥。

絕對的創新實力,填補臨床需求的空白,數以億計的銷售金額,是First-in-class這個標籤背後被賦予的豐富內涵,也是讓整個業界為之傾心的源頭。然而,一個原創新藥的研發,從研發立項到成功推入市場,業內流傳有“雙十”定律,即耗費十億美元,花費十年時間。

王勁鬆也提到:“在臨床前想要做First-in-class是很燒錢的。”

特別是隨著創新藥持續火熱,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創新藥賽道,行業競爭加劇的問題不可避免,靶點紮堆、賽道擁擠、內卷嚴重的行業亂象隨之出現。畢馬威(KPMG)發佈的《2022年中國創新藥企發展白皮書》指出,目前中國創新藥企受製於研發、商業化與資金三方面壓力,陷入困局。 

“風險把控的機制是必須的,也是至關重要的。在上遊,我們要更多地做生物學及疾病方面的探索,在整個臨床前的中後期,我們會做大量的轉化醫學、生物標記物,儘量提高整個臨床前數據,從而儘可能提高臨床的成功率。”王勁鬆強調,儘管沒有一個簡單的手段能完全規避風險,但如果不持續創造臨床價值,帶來的風險則會更大,因此從最初就應考慮如何在高度創新的情況下面對病人的需求,同時在過程中規避風險。

王勁鬆指出,隨著外部環境、整個行業的變化,每一個靶點、每一個分子都在形成不同的競爭格局,因此,做新藥的一個最基本的原則就是根據需求,持續調整產品管線的策略。與此同時,如果整個外部環境面臨挑戰,就應該傾斜資源、集中火力,做一些重點的、更有潛力的項目,滿足更多病人需求、更嚴重的疾病需求。

此外,藥物研發有且只有一個核心原則,就是以患者為中心,以臨床價值為導向,解決臨床未滿足需求。在真正的First-in-class藥物研發領域,投入有多少,創新產生的速度就有多快,通過持續常態化的投入,科技創新才會慢慢浮現,市場需求與轉化才會自然而然發生。

在和鉑醫藥控股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及藥物發現負責人戎一平看來,失敗是一種選擇,如果事情沒有失敗就不會創新。“我們需要有一個非常好的引擎,發現更多的候選物,我也相信,我們會有非常創新的業務前景。”戎一平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等表示。

(作者:季媛媛 編輯:徐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