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國建築中的家③|淮海大樓與建築師黃元吉

萬國建築中的家③|走進淮海大樓。(02:30)

180年前,1843年秋天,上海開埠。1916年,隨著“外灘第一樓”亞細亞大樓的落成,上海漸成為各國建築師鬥豔的舞台。

《澎湃新聞·藝術評論》近期聯合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推開建築師設計的住宅,尋訪昔日與今天的居所主人故事,觸摸曆史建築的活力和溫度。本期走進淮海大樓和本土建築師黃元吉。在外籍建築師比拚的上世紀上海,黃元吉和他的建築無疑是珍貴的時代記憶。

上世紀30年代,在西方接受專業訓練的中國建築師們陸續返回上海,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如範文照、趙深、童寯、李錦沛、奚福泉等。當然,當時的上海亦有接受本土教育成才的建築師,比如黃元吉。

黃元吉(1902-1985)畢業於南洋路礦學校土木科,是為數不多的未留洋、但有著豐富經驗的本土建築師。黃元吉畢業後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從事繪圖員工作,1922年至1924年間擔任東南建築公司副建築師,1924年至1929年在凱泰建築事務所升為建築師,後任經理,於1947年註冊開設黃元吉建築師事務所。黃元吉的主要建築設計作品有淮海大樓(恩派亞大樓)、上海四明銀行職員宿舍、上海海格路厲氏大廈等。

黃元吉(1902-1985)

在這些設計項目中,最著名的便是位於淮海中路與常熟路交叉口的淮海大樓。淮海大樓,曾名“恩派亞大樓(Empire Mansions)”,由凱泰建築事務所的黃元吉設計,夏仁記營造廠施工,1931年動工,1934年4月建成。建築占地643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10,400平方米,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柱、梁、板框架結構。

淮海大樓

恩派亞大樓,圖片來自《梧桐深處》,方世忠主編,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年。恩派亞大樓,圖片來自《梧桐深處》,方世忠主編,上海文化出版社,2019年。

建築師黃元吉結合建造地址處在街道交叉口的特徵,將建築平面設計為“V”形。道路轉角處的建築中部作為製高點,高6層,兩側的4層建築單元沿常熟路和淮海中路展開,構成對稱佈局。建築中部的立面上,三條垂直的線條挺立,直衝出屋面,入口上方的三塊橫向柵板與之交錯,構成整座建築的視覺中心。黃元吉本人曾這樣描述:“巍巍然聳立著的入口,控製著左右兩邊,是整個建築的尖峰、引人注目的焦點。正中垂直的三線,挺秀堅強。”帶形長窗與淺色連續窗間牆形成舒展的水平線條,向兩側延伸,呈現出明顯的裝飾藝術風格。

恩派亞大樓軸測圖,建築平面設計為“V”形。

昔日大樓內側的網球場  圖片來源:上海檔案館昔日大樓內側的網球場  圖片來源:上海檔案館

建築底層供商店入駐,街坊內有汽車庫和網球場,西側設有兩個供汽車進出的過街樓。二層以上樓層為外廊式聯列單元住宅。建築師區分了不同大小的戶型,並有計劃地將它們在整棟建築中反複使用進行排布。單元住宅以一室戶和兩室戶為主,在中部和東端設有三室戶。室內風格簡潔,配備有冷熱衛生設備、電氣設備、電梯、通風道等設施,以滿足近代生活需要。此外,住宅大多設有凹陽台,外廊裝有玻璃窗,室內的光線情況由建築師在動工之前用石膏模型進行檢驗。單側的走廊貫穿整座公寓並朝向內院,形成與外側街道截然不同的幽靜空間。

對於這棟建築的意義,原上海民用建築檔案館主任婁承浩表示,“這是淮海中路上最大、最醒目的公寓住宅。那個年代,上海的很多建築都是老外設計的,在這重要的十字路口的建築由中國建築師來設計,那是非常了不起的。”

恩派亞大樓外觀,圖片來自《中國建築》,1935年,第3卷第4期,第3頁。恩派亞大樓外觀,圖片來自《中國建築》,1935年,第3卷第4期,第3頁。
恩派亞大樓內部書房佈置,圖片來自《中國建築》,1935年,第3卷第4期,第13頁。恩派亞大樓內部書房佈置,圖片來自《中國建築》,1935年,第3卷第4期,第13頁。

因地處鬧市中心,淮海大樓的底層均闢為商舖。對於上海市民來說,這些商舖也與記憶相關。其中,最為人熟悉的要數曾經的永隆食品商店了。在“永隆”買一根棒冰,再轉到隔壁的新華書店翻小人書,那是很多人的經曆。

永隆食品商店初名永隆食品店,創設於20世紀20年代初,1934年改組為合夥經營的永隆仁記號,大約也是在這個時間,永隆從霞飛路華龍路(今淮海中路雁蕩路)附近遷到了新建不久的淮海大樓。永隆以經營進口罐頭酒類食品為特色,顧客多為外國人和生活方式西洋化的華人,為了吸引這些顧客,永隆還給店舖起了個英文名字Yung Loong Groceries(意為永隆雜貨鋪)。

20世紀30年代中期的淮海大樓及大門邊的永隆食品商店。

解放初期,永隆有限公司加入洋酒罐頭商業同業公會的檔案

遷入淮海大樓後,因經營有方,逐步兼併了底層相鄰的其他店舖,從小小一開間門面逐步擴張,成為這一帶居民購買食品的首選之處。從1947年出版的《上海行號圖錄》上看,永隆坐落在淮海大樓正門淮海中路(當時叫林森中路)1326號的東側,佔據了1324—1318號4個門牌號,可謂是獨占大樓商舖的最佳位置。

1947年版《上海行號路圖錄》中恩派亞大樓的位置。

1947年出版的《上海市行號圖錄》中的淮海中路(林森中路)常熟路口,可以看到轉角處的淮海大樓北側的網球場,以及底層密密麻麻的商舖。

寧波人楊溪騰曾是該店的學徒,後成為了經理。在他的帶領下,新中國成立後的永隆從一家以經營進口食品為主的高檔食品商店變身為以煙糖食品為主,兼營其他的綜合性食品商店。改革開放初期,永隆食品商店已經是徐彙區屬的大中型綜合性食品商店,營業面積300平方米,經營商品種類有1500多種。據1979年的一份檔案記載,當時的永隆食品商店“是以煙糖食品為主的綜合性商店,兼營南北貨,水果,醬酒滷味,職工共110人”。商店分為三部分,大商場、早夜分店和油醬熟食分店。另外還有代售月票、郵票、代看公用電話等服務項目。

當永隆與淮海大樓共度50個春秋後,日顯老態的大樓迎來了加建的命運。1980年,有關部門鑒於淮海大樓建築結構相對較好,符合加層條件,提出在淮海大樓上“加造二層,這樣可以增加住房三十多套,配上傢俱和服務人員,出租給常住外商”的設想。約在1985年,淮海大樓加層工程完工,原來6層的主樓加了一層成為7層 ,原來4層的副樓加蓋兩層成為6層。

到了1990年代,隨著城市建設需求,永隆搬離了淮海大樓,並逐漸消失於曆史中,而時尚的“美美百貨”則進入了這棟洋氣的大廈,成為印入人心的另一大亮點。1994-2007年,淮海大樓商舖全部包給了來自香港的“美美百貨”。美美百貨也順手將原先網球場地皮做成有透天棚的商廈,內部設有腔調十足的咖啡館。從籌建之初便參與其中的美美百貨董事兼副總經理顧麟偉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2004年)說:“有十幾個品牌最開始進入中國時就選在美美百貨這裏。”雖然百貨公司面積不大,但當時奢侈品牌要進入上海,考慮的第一個地方仍然是美美百貨。顧麟偉稱,百貨店從來不做廣告,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僅憑一本自創的美美雜誌、VIP制度系統及一年一次的VIP貴賓酬賓活動。

美美百貨

美美百貨離開後,百貨時代改造的透天玻璃的房屋如今成為了一家證券公司分部,每個工作日,證券精英們在大樓邊門走入走出,相互交談。而大樓沿街部分,又陸續有了銀行、理髮店、老字號“喬家柵”等。

對於淮海大樓的居住人群,婁承浩說,這裏曾經住著的大多數都是醫生、教師,文藝界人員,屬於中等經濟水平的人群。1949年後,淮海大樓曾曆經3次較大規模的修繕。上世紀80年代,作為當時上海改善市民居住條件的一項民生工程,迎來一批新的居民入住。也是這一次修繕,大樓的外立面的顏色有所調整,直到2001年前後,才恢復到建築初始的白色。

對比武康大樓,淮海大樓的周邊並無“網紅”業態,走入大樓內部,便隔絕了外面馬路上的喧鬧聲。透過玻璃灑入的陽光,打亮了水磨石工藝鋪設的底板和牆面拚花,曲線的“雙跑樓梯”優雅、大氣,獨特的電梯裝飾則盡顯“摩登”風範。

淮海大樓入口

淮海大樓天台

大樓內“雙跑式樓梯”,黑色和黃色相間的水磨石表面。

大樓內部走廊

如今的淮海大樓依舊是搶手的公寓住宅。建築師、裝置藝術家吳鳴是淮海大樓的住客,他告訴記者,自己的入住時間並不長,“這裏的格局比較完整,有兩個臥室,一大一小,功能性比較強,同時地處便利的地段。這就已經滿足了一個年輕人在上海居住的訴求了”作為建築師,吳鳴聊起了大樓內部的尺度問題,他說,“與很多現代的公寓相比,淮海大樓走廊的採光,寬度是非常舒適的。實際上,大樓內的公共區域尺度是很舒適的,樓上還有天台,可以供人隨時上天台享受風景。”

2021年,近90歲高齡的淮海大樓再一次進行了翻新。大樓外立面經過雨水衝洗,出現斑駁、風化等情況,鋼窗也出現變形、損壞。此外,大樓電梯、內部上下水系統、泵房、管道等,都需要徹底更換。負責淮海大樓修繕項目的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淮海大樓與武康大樓一樣,在修繕時都恢復到了建築建成伊始的狀態。在大樓內部,原始結構中的走廊牆面和地面鑲嵌的銅條裝飾,則由工匠重新摸索修復的。年過七旬的陳先生幼時便同家人到淮海大樓居住,在他看來,淮海大樓的大修,算得上一次酣暢淋漓的“修舊如故”——大樓的屋面、外牆、門窗、玻璃、地面乃至店招店牌,都儘可能還原至建成伊始的風貌。在婁承浩看來,修繕後的大樓立面比過去更加美觀,而綜合性處理也使得原來的建築更加符合當下的居民生活條件。

修繕後的淮海大樓外立面

修繕後的建築外牆,採用新式噴塗工藝,在白色塗料中添加相應材料,噴塗到建築表面。 

當然,在大樓的變遷史中,也有令居民惋惜之處。不少居民認為,美美百貨入駐時的加建項目(現在的證券大樓,曾經的網球場)有礙採光。對於住戶來說,“這樣的加建使得淮海大樓的優越條件一步步被損害了。”

大樓天台望去的城市景觀。

據悉,淮海大樓內居民總戶數約為145戶,出租率高達40%。除了小部分居住超過60年的老居民,現有不少像吳鳴這樣的年輕人入住,當然也有老外。大樓保安人員告訴記者,空房幾乎沒有,搬進搬出的住戶可不少。隨著“建築可閱讀”的推廣,如今大樓的居民也開始對這棟建築的曆史產生了興趣。在淮海大樓門口的一塊綠地上,則有向人們展示了大樓的關鍵曆史節點。

(本文部分內容據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徐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