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你好,我的大夫》為何用年輕演員講中醫故事?丨揭秘

9月11日,TVB新劇《你好,我的大夫》在TVB翡翠台和埋堆堆APP首播。與香港過去常見的醫療行業劇不同,《你好,我的大夫》聚焦中醫行業,以程嘉應(蔡思貝飾)、辜清勁(何廣沛飾)等中醫師勇敢面對感情矛盾、事業迷茫,不斷在生活中尋求成長的故事為切口,塑造了香港視角下的中醫大夫的真實群像。

日前,《你好,我的大夫》監製方駿釗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此前他曾操刀高分電視劇《跳躍生命線》《降魔的》等。方駿釗表示,《你好,我的大夫》無論是以年輕中醫師為主線,還是邀請到一眾香港年輕演員挑大樑,都是希望刷新大眾對中醫「老派」的固有印象,「這些年中醫在香港的地位有了提升,這部劇就是用普通香港人的視角去看中醫,希望可以真實展現中醫這個行業到底是什麼樣的。」

程嘉應(右一)、辜清勁(中)都立誌成為優秀的中醫師。

初衷:中醫在香港地位提升

2002年,TVB推出中藥題材劇《情牽百子櫃》,講述了現代中醫中藥的時興。這是香港首次在影視作品中展現中醫行業。時隔二十餘年,《你好,我的大夫》再次聚焦中醫,在方駿釗看來,其很大程度源於近年來中醫在香港的地位提升。「過去,很多香港人會以為中醫比較‘老派’,大多人只把它當作養生保健、調理身體的方式。但隨著這些年中醫的廣泛普及和應用,我們希望用一個普通香港人的視角再去看中醫,讓普通市民對中醫能有更深入、全面的瞭解。」

拍攝前,方駿釗和編劇團隊曾用兩三個月時間走入香港中醫師的工作與生活,瞭解他們是如何成為一名中醫、日常如何看病、從業過程中有哪些困惑,並拿到了許多一手資料。同時,方駿釗閱讀了大量中醫書籍——《你好,我的大夫》中絕大部分故事都是改編於真實病例和書本中的案例,再由專業中醫顧問全程把關改編。

在此過程中,方駿釗對中醫的認知也有所改變。他笑稱中醫有一些「武俠」氣質,比如把脈、針灸,「有一個病人喉嚨痛,中醫在其他的穴位下針針灸也可以醫治。而且很多我們不瞭解的東西都可以拿來入藥,這些都會在劇里有所體現。」

劇情:題材節奏緩,但人物塑造有趣

劇情方面,《你好,我的大夫》將延續香港醫療劇特點,以醫生治病救人、醫生與患者之間的故事為重點,但相較過往《跳躍生命線》《ON CALL 36小時》等時刻圍繞著手術、急診、急症,節奏快、情節緊張,《你好,我的大夫》節奏相對緩和,感情線更加聚焦現實溫情,「除了對症下藥,中醫還要找到病因是什麼,去根治它,這個過程是比較慢的,所以整個戲的節奏也相對慢一些。我們希望能在中醫題材中給觀眾一些新鮮感。」

劇情節奏放緩,以人物吸引觀眾顯得更為重要。對此方駿釗表示,《你好,我的大夫》首先會聚焦年輕中醫師的成長,但這種成長的重點並非發明了哪些新藥材,或醫術上如何精進抗爭,而是他們怎樣在工作和生活的磨礪中成為一名更成熟的中醫,堅定中醫職業的理想信念。

同時在人物性格塑造上,像劇中遊嘉欣飾演的內向怕事的進修中醫師,吳偉豪飾演的「靚仔」醫師路遠誌,都是非常靈活、接地氣的人物。劇中很多醫師都一起住在宿舍,時常喝酒談心,無論是職場還是生活中,這些年青人總會碰撞出許多有趣搞笑的故事,「他們很懂得搞氣氛,搞一些快樂、戲劇性,能讓節奏慢的劇情更有意思。」 方駿釗說。

選角:中醫逐漸年輕化,年輕演員挑大樑

《你好,我的大夫》邀請了眾多香港年輕演員挑大樑。其中主演何廣沛曾在《跳躍生命線》中以年輕救護員卓家傑一角嶄露頭角;蔡思貝、吳偉豪、陳嘉慧均是90後年輕演員,遊嘉欣則是00後新人。

何廣沛擔綱該劇男主角辜清勁。

「一方面,現實中的中醫師其實都是很年輕、很‘靚仔靚女’的,都是20出頭的年青人。而且當下香港年青人對中醫的接受程度也很高。」在方駿釗看來,過去大家總以為中醫要「越老越好」,白頭髮越多,病人越有信心,但其實現在年輕的中醫師也非常專業。

據悉,拍攝前主演們都認真熟讀了中醫專有名詞,同時也跟隨中醫師學習基礎技巧。中醫問診時,演員們就坐在後面觀摩學習,劇中針灸、把脈等戲份也均由演員親自上陣。但更重要的是,演員需要學習中醫的心態、理想抱負。劇中蔡思貝飾演了一名公立中醫診所中醫服務總監,拍攝前她曾專門前往中醫診所觀察主任中醫的工作狀態,和患者溝通的方式。

另一方面,方駿釗直言,香港電視給觀眾的印象確實是「年齡偏高」,因此是時候培養一批新人進行「新鮮血液」的輪換了。「我個人的理念最好是‘以老帶新’——讓一部分有經驗的資深演員帶一批新演員,這樣年青人才能更好地發揮潛力。年輕演員更靈活,有更多自己的想法,除了拍劇他們也有很多興趣,所以也很適合和老演員們一起拍一些新一點的、比較亮麗的劇本。」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佟娜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