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和學生多長時間見一次

    視覺中國供圖    視覺中國供圖

    最近,有關研究生導師與學生關係的話題,頻頻引發熱議。前不久,山東大學物理學院網站發佈消息稱,山東大學研究生管理系統已增設「導師指導」模塊,全體研究生導師每週要與所指導的研究生見面一次。

    那麼,什麼是理想中的導師和學生互動關係呢?為此,有必要明確當下研究生與導師交往中的實質性問題是什麼。有人指出,研究生擴招、導師帶的學生增多、評價方式導致教師重科研輕教學等,會對師生關係的深入互動帶來一定影響。現實中,確實有一些教師未自覺盡到教育、教學職責,根本不關心甚至漠視學生的需求。有些學生就「抽水」,自己長期見不到導師,需要求教時往往「找不到人」。這些情況,都需要外部強製性措施進行矯正。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學生不會積極主動找老師交流,反而是導師要主動去找學生才能勉強見到面。有些時候,還會出現當論文要定選題、修改內容時,學生遲遲不出現的情況。從大量實地​調查的情況看,學生被動型傾向的增多,是出現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這背後,有其深刻的社會原因,比如「聽話就是好孩子」的傳統觀念對教育行為的影響,但主要還是自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管理與評價方式不當所造成的。不少學校使用「分數」這一單一標準篩選,沒有給孩子提供正常成長所必需的自主活動與交往的時間、空間,抑制了個體自主性、社會性意識以及相關能力的發展。

    一些學生在高中階段就已形成被動型人格和孤立型人格,他們進入大學後不能自主管理、自發生成新的學習目標,也無法自主安排生活、自主進行交往。當他們與他人交往便感到巨大壓力時,自然難以積極主動向老師求學。從這個角度看,要求導師每週與學生見一次面,初衷雖是好的,但如果學生心扉無法打開,不僅交流效果會大減價扣,還可能進一步增加學生的被動性,加劇「研究生教育高中化」傾向。

    系統的考察表明,當下亟須全過程解決的,是學生自主性損傷問題。根據以人為本的教育原則,改進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教育管理與評價機制,以提升學生自主性和交往、合作能力為目標,保障學生有足夠的時間、空間和選擇權利,是破解大學和研究生階段師生交往難題的治本之策。

    因此,對大學和研究生導師而言,硬性要求定時見面的方式,恐怕沒有瞄準增強學生自主性這個根本問題。只有明確這一重點問題,喚回不少學生天性中已有稟賦卻在中小學階段被抑制的自主性,才能使他們自覺、自願、自然地​與導師產生更多互動。健全人格的養成,也能幫助學生勇敢應對未來人生與職業生涯中遇到的挑戰,讓學生更有效地​通過教育實現幸福目標。

    從過往的教育實踐來看,以朋友之道處​師生關係是最理想的境界,導師對學生坦誠相待、傾囊相授,學生對老師亦師亦友地​尊重,不僅能實現教學相長、提高教育質量,也能很好地​平衡各方責任,增進師生友誼,形成相互關照、共同追求真理的同道關係。

    師生多長時間見一次面,需要由事由、內容、主題等方面共同確定,上述各方面有了需求,才會產生真正有實效的交流。達到朋友境界的師生,心有靈犀、彼此尊重,又何必計較於朝朝暮暮,完全不需要用硬性的見面頻次加以要求。相反,若是見面情況均需在系統中記錄,並作為導師上崗資格、評獎評優的考核依據,則可能引發功利性和形式化交往,造成師生的隔閡與疏遠。

    總之,要推動建設正向的研究生導師和學生互動關係,需避免形式化要求,更多「看見」、有效解決學生在成長髮展中的實際問題。同時,要降低師生交往的功利性、被動性,鼓勵雙方基於內心嚮往、對知識的渴求正常交往。只有這樣,才能形成積極主動、具有長久效應的良好師生關係。

    (作者係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儲朝暉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4月10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