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優秀傳統文化 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體系

    徐小躍教授、薑生教授、王誌遠研究員從儒·釋·道三家思想出發,分享了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家庭教育理念,並將其與現代家庭教育相結合。主辦方供圖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青少年人格與健康促進中心主任史佔彪教授在報告中回顧了後現代心理學在中國應用10年的歷程,介紹了合作對話、焦點解決、敘事療法、開放對話、ACT、心理教練這六個後現代心理學流派在中國的發展和本土化的歷程。主辦方供圖

    近年來,青少年精神心理問題的發生率逐年上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數據,全球存在心理問題的青少年約佔14%。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發佈的2022版「心理健康藍皮書」《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21-2022)》顯示,中國青少年抑鬱風險達14.8%。

    使用西方心理學的理論和方法來解決當代中國人的心理問題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安頓中國人身心方面具有豐富的理論和經驗。因此,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心理學,推進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事業迫在眉睫。

    4月19日-21日由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青少年人格與健康促進中心和中青在線主辦、三智書院和晨星學堂承辦的第八屆優秀傳統文化與後現代心理學學術交流大會在京召開,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陳喜慶在致辭中說:「中國自古就有排憂解愁和解決心理問題的重要思路,要將其內容融入心理學發展之中,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心理健康體系。」

優秀傳統文化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實踐探索

    在清華大學李虹教授團隊看來,當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困境最根本的問題是:缺乏一套能解釋和解決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理論體系。應對近年來出現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目前的做法是重視篩查和二級干預,卻忽視了引導和一級防禦。鑒於以上背景,該團隊探索用中國傳統文化的經驗和智慧轉化「小我」為「大我」,探索解決國內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的路徑。

    在第八屆優秀傳統文化與後現代心理學學術交流大會上,該團隊中的劉靜遠博士介紹了他們最近正在實施的關於傳統文化助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實踐探索——「若波行動」。

    「若波行動」背後的心理學原理是改變「心理框架」,由原本「看重競爭、成功、聰明、優秀」的框架,慢慢地轉變為「看重和諧、關愛、欣賞,蘊藏中國智慧」的框架。西方心理學認為,一個人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可能與他相對脆弱的自我有關,因而要通過建立目標取向、人文取向等,幫助他建立自尊、自信,增強自我效能、自我控制、自我肯定。這個維度是從自我出發,去應對和解決心理問題。中國智慧則是接納、理解他人,不斷地將自己與他人相連接,通過與他人的雙向傳遞,轉化「小我」為「大我」,改變自己的內外在世界,從而感受到包容和接納,促進心理健康。

    該團隊從3月18日到4月14日,在北京市兩所合作學校開展了為期4周的助推活動,通過笑口常開、慧眼識珠、讚不絕口、助人為樂等充滿中國傳統文化智慧的活動,幫助孩子們更加陽光快樂、自信樂觀,促進了他們的人際適應和學業適應。

    劉靜遠在大會報告中說:「‘若波行動’的目標,是建立根植於中國文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預體系。希望通過‘若波行動’,逐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青少年心理健康計劃,讓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流動兒童、留守兒童、農村兒童都能受益。」

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心理學根基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瑰寶,強調個人和家庭、社會和國家的和諧統一,為個體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歸屬感和安全感,為心理健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思想能夠引導人們達到內心的平靜和充盈,為個體在面對挫折和困境時,提供寶貴的心理支持和應對策略。」國家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中心副主任黃長群說。

    南京大學中國哲學、宗教學教授徐小躍認為,西方心理學與中國哲學有著內在聯繫。「中國哲學認為,把最本源的‘德性’和‘道心’光明出來,很多問題都將迎刃而解。如果沒有在根源上發力,一切都是枉然。」

    北京大學哲學系、宗教學系教授李四龍介紹,「心」是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它在中國傳統文化里是生命主體,而在佛教里,它還是宇宙本體。中國本土的傳統文化主要強調心的認知功能。孟子說:「心之官則思」(出自《孟子·告子上》),生命主體的特點是「思」。這種源於感覺或思維的精神活動,在中國的傳統文化里還被概括為「神」。中國本土的生命觀認為,宇宙間的精氣聚而成形,生命「塊然自生」,這種精氣化生的過程內有一種變化的精微極致狀態,被稱為「神」。「心」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能思考最精微、最極致的變化。所以,在古人的觀念,「心藏神」。「神」在古代典籍里,有一層很常見的意思是指生命主體,與「形」(身體)相對。

    直到今天,我們對心的理解,基本還停留在先秦儒家所說的,心具有認知功能。《孟子》所說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常被大家引用,心性修養的內容因此是「存其心,養其性」。而佛教則強調,心不僅有認知功能,還具有建構能力。外在世界是內心建構的結果,認知取決於心的建構能力。所以,六祖慧能提出的著名觀點是「明心見性」,不同於孟子的「存心養性」。印度佛教提出「唯識無境」,認為世界上所有的現象,不管是內心煩惱還是外部世界,其實都是內心認知的結果。如果不能深層次地理解自己的內心,也就無法深刻理解外部世界。「偉大的物理學家,同時也應該是一位偉大的心理學家。」李四龍說。

    「禪宗常說要把握‘平常心’,所謂‘平常心是道’。在面對現實中各種複雜的現象時,我們不要焦慮,把自己當作平常人,也把他人當作平常人,既不要自以為是,也不要迷信別人。佛教的修行最終應落實在對眾生的慈悲救度,不要陷到思前想後的徬徨之中。」李四龍說。

    最後,李四龍以「把握當下,應機接物,恒順眾生」三句話,概括佛教有助於心理健康的思想。

    山東大學講席教授薑生指出,道家自古以來長於利用自主「凝神」「存思」來調節人的心理狀態,實現由心理過程控制生理過程,乃至尋求生理變遷。現代腦科學實驗驗證了「存思術」可以幹涉人的身心狀態的理論。「存思」的功能類似於心理學所說的「冥想」,但兩者又有所不同。簡而言之,「存思」的方式不是將大腦清空,而是在大腦中「存」一個令人愛憐的圖像,比如嬰兒,從而對大腦初級視皮層產生正性激活作用,正性激活能夠使腦灰質增加。

    在華東交通大學教授、心理素質教育研究院副院長舒曼看來,現在很多孩子的心理問題是文化衝突造成的,「以前是儒家文化結構,對父母、長輩有絕對的尊重,生命不僅屬於自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而現在,儒家文化結構受到個體文化的衝擊」。舒曼認為,可以將陽明心學思想用於青少年心理教育。他提出了「五關模型」——關係、關心、關注、關鍵、關照。「關係建立,是進行心理教育的前提;關心需要,是開展心理教育的基礎;關注正向,是進行心理教育的方向;關鍵行動,是促進心理素質的路徑;關照當下,是接納現實走向未來的驅動力。」舒曼解釋說。

優秀傳統文化為家庭教育賦能

    既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儒、釋、道思想中蘊含的智慧為青少年心理健康奠定了文化基礎,那麼是否可以讓傳統文化賦能家庭教育,讓家庭成為守護孩子生命活力和心理健康的堅實後盾?

    在徐小躍看來,家庭中,父母和子女都應該行使兩個道德,一個是「仁」,一個是「義」。「仁」是愛別人,「義」是約束自我。父母有責任對子女慈愛,子女有義務孝順父母。在新時代的家庭中,父母對子女的愛應表現為子女的個性、愛好,寬容子女和自己不一樣,允許子女可能會犯錯誤。

    徐小躍認為,現在家庭教育出現的很大一個問題在於,家長把最好的物質條件給了孩子,是為了讓孩子實現自己沒能實現的願望,從根本上來說,這不是「愛」,而是「求」。「愛,一定是給予,而不是索取。要教育孩子關愛別人,把快樂帶給別人。」徐小躍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員王誌遠認為,儒家文化中講的道理,是中國人做人的底線。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意思是,學習是為了充實自己、提升自己,成為一個有道德、有理想、有情懷的人,而不是讓自己成為一個簡單的工具,為了適應某種需要而去迎合別人。

    「現在對孩子的教育,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經常出現的一個問題是,都在爭先恐後地把孩子裝進同一個模子裡,用同一個標準去要求所有的孩子。從小到大,給孩子硬塞了一大堆幾乎無用且冗贅的東西,讓孩子消耗了生命去承受很重的負擔。」王誌遠指出,孔子說「有教無類」,前提是要承認人的天賦各有不同。因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應該發現孩子的特質,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長有意識有重點地培養孩子。

    「家庭教育應該成為孩子的避風港。當孩子在學校教育中感到壓力和拘束時,能夠在家庭教育中‘喘一口氣’。」王誌遠說,「要相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讓孩子在三百六十條不同的道路上,實現家長和孩子共同期盼的‘狀元夢’。家長不僅要給孩子‘生命’,還要給孩子‘慧命’。」

    在薑生看來,家庭教育需要遵循道家強調的「道法自然」,家長不要用純「道德」約束綁架孩子,讓孩子去實現家長的某種目的,而要順從孩子的天性。「當家長對孩子提出期待和要求時,要首先審視和檢點自己。發現孩子的天賦,然後才能找到應有的基點,這就是道家講的‘自然’。搞清孩子的天賦,可以‘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帶好。」薑生說。

    薑生強調,當我們提倡傳統文化的時候,也必須要認識到,時代已發生了變化。古代講究父慈子孝,父母養護孩子,孩子傳宗接代,為家族揚名,為父母養老送終。然而在現代社會,不管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很多家庭的父母和兒女都遠隔千里,孝道很難以傳統的方式實現,而是應以社會保障的方式實現。在現代經濟結構下,家長應該意識到,用傳統的觀念來設計和治理家庭是行不通的,而且孩子一旦上學,就將被社會重新塑造。家長對孩子的期待,也應該與現代社會相適應。

    薑生同時指出,家長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不能強加自己的意志,或者讓孩子去效仿「別人家的孩子」,這些都會扭曲孩子的天然能力。孩子的接受空間是有限的,家長如果強迫孩子去做他們不願做的事,去實現自己這代人沒能實現的願望,會埋沒孩子的天賦,耽誤又一代人。「人生都是‘小馬過河’,不要把孩子背過去,這是抹殺了他獲得人生經驗的機會。孩子戰勝不了別人,是因為他沒有戰勝自己的經歷。總之,在用心培養孩子的同時,不要做壓抑少年兒童腦生長的事,就會成功。」薑生說,「應該讓生命活成該有的樣子。」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24年04月27日 0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