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政策體系直擊股市痛點,投資機遇向高股息轉移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監管防範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下稱“新‘國九條’”),這是繼2004年、2014年兩個“國九條”之後,國務院再次專門出台的資本市場指導性文件。

隨著新“國九條”及證監會、交易所繫列配套文件的發佈,新一輪資本市場“1+N”政策體系框架逐漸形成,資本市場建設方向日漸清晰。

問題找得準、整治力度大、直逼要害、照顧到方方面面,這是業內人士對新“國九條”的感受。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此番系列調整,直指我國股市痛點,有利於解決中國資本市場上被詬病多年的“牛短熊長”怪象。投資配置方面,高股息相關領域或存在更多機會;小盤股短期承壓,長期具備發展價值的優質小盤股將持續獲得市場青睞。

圖片來源:IC photo圖片來源:IC photo

“前兩次‘國九條’推動資本市場機制改革,此次新‘國九條’旨在推進資本市場機制的進一步完善,促進金融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的本源,政策力度依然很大。”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副院長田軒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

田軒進一步分析道,新“國九條”在上市發行、市場交易、退市、金融機構管控、上市公司治理等方面進一步細化要求,將促進市場估值體系的重塑,加快推動市場優勝劣汰生態的形成,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引導市場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

與新“國九條”同日發佈的,還有證監會、交易所的系列配套制度規則,這些政策共同構成中國資本市場的“1+N”政策體系。“1”指新“國九條”本身;“N”即若干配套制度規則,其所代表的領域將不斷擴充,現階段主要圍繞退市監管、發行監管、上市公司監管、證券公司監管、交易監管、上市審核、重大資產重組審核、股東及董監高減持等方面,突出“強本強基”“嚴監嚴管”。

在諸多業內人士看來,“1+N”政策體系直指我國股市痛點,有利於解決中國資本市場上被詬病多年的“牛短熊長”怪象。

讓註冊製真正落地生根,被視為A股走出“牛短熊長”怪象的關鍵之一。那麼如何讓註冊製真正落地生根?

田軒分析表示,首先,要讓註冊製真正落地生根,並非簡單地調整發行制度,而是需要對市場和監管生態進行全面革新。從成熟資本市場的發展經驗中可以發現,一個完備的註冊製需要兩大外部條件和三大內部支柱。具體來看,外部條件是健全法律法規環境和投資者保護機制;而內部支柱則涵蓋事前公平的準入機制、事中完備的信息披露制度,以及事後嚴格的退市制度。

同時,需健全多部門協同的監管機制,加強新技術手段運用,提升監管穿透水平,及時進行風險識別和處置。暢通多元化維權通道,對侵害投資者權益行為,從嚴追究機構或個人責任,大幅提高證券違法犯罪成本。

推動股市企穩回升,是資本市場各方共同努力的重中之重,也是新“國九條”的目的之一。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此番新“國九條”的出台,有望助推A股走出慢牛行情。

田軒認為,與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關的新興技術領域及戰略性新興產業將迎來投資機遇,如人工智能、半導體、數字經濟等。另外,監管要求上市公司提高分紅穩定性、持續性和可預期性,推動一年多次分紅、預分紅等,這將使得高股息成為長期趨勢。因此,具備長期盈利能力、股息率高、積極開展分紅的企業將具備長期投資價值,並獲得市場關注。從新“國九條”發佈後的首個交易日來看,煤炭、銀行、交通運輸、鋼鐵等高股息率行業表現較好,這些行業主要以央企為代表,集中於大盤股。

中金公司建議配置關注分紅能力強的高股息相關領域,同時關注券商、資管相關龍頭公司。對於後者,中金公司分析道,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建設取得明顯進展是新“國九條”長期建設方向之一。新“國九條”也提出支持頭部機構通過併購重組、組織創新等方式提升核心競爭力,券商、資管等相關領域在新“國九條”出台及金融強國建設中有望實現高質量發展。

談及近日走弱的小盤股,田軒認為,新“國九條”加強了退市要求,包括嚴格強製退市標準,加強對“保殼”行為打擊力度,對“借殼上市”從嚴監管等。短期內將對小盤股產生衝擊,但是從長期來看,將引導上市公司加強自身盈利能力建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促進資本市場加快優勝劣汰的市場格局,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促進市場價值重構,具備長期發展價值的優質小盤股將持續獲得市場青睞。

田軒建議中小投資者借助專業機構力量,加強對企業經營和盈利能力的研判,關注企業長期發展價值,規避市場短期波動風險,以及與經濟戰略方向偏離、創新能力差的企業可能帶來的長期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