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星”敲鍾,樂華娛樂上市頭頂王一博光環

王一博。圖/IC王一博。圖/IC

1月19日,樂華娛樂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截至當日收盤漲47.79%,報6.030港元,總市值超過52億港元。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在觀看上市直播儀式時發現,王一博首次被介紹為樂華娛樂的股東,並參與了現場敲鑼。

作為文娛產業的頭部公司之一,樂華娛樂衝擊資本市場,早已鋪墊多年。最早可追溯至2015年掛牌新三板,僅三個月卻宣佈“賣身”。此番衝擊港股,樂華娛樂也是一波三折耗時近一年時間。其中,2022年11月,樂華娛樂集團再次遞交港股上市申請,這距離此前宣佈暫緩香港IPO計劃,僅過了3個月。

值得一提的是,“全靠一博”仍是樂華娛樂甩不掉的標籤。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截至2022年9月30日,樂華娛樂排名第一藝人(王一博)應占收入占同期總收入的58.8%。由此推算,王一博2022年前9個月為樂華娛樂貢獻的營收達4.42億。

擱淺4個月上市,募資規模縮水

1月18日,樂華娛樂在港交所發佈公告稱,公司全球發行1.2006億股,發售價確定為每股4.08港元,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估計約為3.913億港元。

這並不是樂華娛樂第一次衝擊港股市場,而此次上市,樂華娛樂募資規模明顯縮水。

2022年3月,樂華娛樂首次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並於 8 月7日通過上市聆訊,原計劃9月7日正式登陸資本市場。彼時,樂華娛樂擬在全球發售1.33億股,其中香港發售股份1325.6萬股,國際發售股份1.19億股,另有15%超額配股權,發行價格區間為每股6.8港元至8.5港元,按此計算,募資金額約為9億-11.27億港元。

不過,原本計劃一個月後登陸港股的樂華娛樂在同年9月初以“鑒於現行市況”延遲IPO(一般指首次公開募股),退回購股款。當時,樂華娛樂相關人士回應媒體稱,資本市場持續低迷,加之恒指持續下挫、新股大量破發,樂華娛樂經過慎重考慮,決定暫緩本次港股的 IPO。2022年11月17日,樂華娛樂再次遞交港股上市申請。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樂華娛樂在募集資金的使用安排上,也與之前有所不同。樂華娛樂表示,藝人運營仍占大頭,此次募資中的60%約2.35億港元將用於投資藝人運營業務,5870萬港元用於擴大公司的音樂IP庫,5870萬港元用於擴展公司泛娛樂業務。另有1960萬港元用於擴展海外業務,1960萬港元作為營運資金。

而在2022年8月的公告里,樂華娛樂則擬將IPO募集所得款項淨額約40%用於持續投資藝人運營,約15%用於擴大集團的音樂IP庫,約15%用於投資與收購、擴展和公司發展策略一致的泛娛樂業務,約5%用於推廣藝人在其他國家的演出,約5%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公司用途,以支持業務經營及增長。

對此,樂華娛樂解釋:“隨著業務拓展及市場對專業藝人的需求不斷增長,訓練有素、才華橫溢的穩定藝人組合對我們的業務成功至關重要。”

此外,基石投資者同樣有進有出。此前,基石投資者包括嘉實國際、藍色光標及貓眼娛樂三家。如今,除了貓眼娛樂仍然在列,另有三家新的投資方加入,分別是Sun Mass Energy(由中國儒意控股有限公司直接全資持有的控股公司)、丁世家(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副主席)以及好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

頭部藝人依賴症未解,王一博成樂華娛樂股東

樂華娛樂此前披露,公司共有69名簽約藝人及59名參加訓練生計劃的訓練生。公司主要通過安排簽約藝人參加商業活動例如代言、商業宣傳,提供娛樂內容服務如出演電影、劇集、綜藝節目等產生收入。

貝殼財經記者從其最新公佈的招股書看到,公司依賴頭部藝人的程度進一步加深。

招股書顯示,2022年前9個月營收為7.5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8.95億元下降15.87%;毛利為3億元,上年同期毛利為4.28億元;經營利潤為2.1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63億元下降41.3%。

截至2022年9月30日,樂華娛樂排名前十的藝人應占收入占同期總收入的87.2%,排名第一藝人(王一博)應占收入占同期總收入的58.8%。由此推算,王一博2022年前9個月給樂華娛樂貢獻的營收達4.42億。

艾媒諮詢CEO張毅表示,從財務數據來看,公司對單一藝人收入的依賴非常高,這個風險非常大。

樂華娛樂也在招股書中坦言,公司的大部分收入來自藝人管理業務。倘公司未能維持與藝人及訓練生的關係或擴大公司簽約藝人及訓練生的數目,公司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或受重大不利影響。

資深製片人小涵(化名)告訴貝殼財經記者,藝人行業沒有約定俗成的規定,所謂的自動續約只是有優先簽約權。頭部藝人的議價權較高,一般和公司分成可以達到7:3甚至8:2。

招股書顯示,樂華娛樂的營業成本不斷攀升,2019年-2021年,樂華娛樂的營業成本分別為3.52億元、4.29億元、6.88億元。樂華娛樂表示,這主要由於藝人管理業務的收入分成成本增加,2021年藝人管理業務產生的收入增加及若幹成名藝人的收入分成比例較高,及公司的藝人管理業務不斷增長,藝人宣傳成本增加。

同時,2021年,樂華娛樂的藝人管理業務毛利率由2020年的52.5%下滑至46%,對此,樂華娛樂解釋稱,由於若幹成名藝人與其訂立的合同,在2021年享有較高的收入分成比例。

招股書顯示,2019年、2020年,樂華娛樂在藝人宣傳方面投入的成本分別為3409.1萬元、4389萬元,到了2021年這項成本直接高達7343.6萬元。

目前,樂華娛樂與王一博的藝人管理合同已續期至2026年10月。1月19日,王一博作為股東,也出現在樂華娛樂上市敲鍾儀式上。

選秀時代終結,缺少護城河

縱觀樂華娛樂的發家史,很大程度上受益於選秀綜藝。

2009年,樂華娛樂成立,恰逢當紅偶像韓庚回國發展。最終,韓庚簽約樂華,並拿到公司合夥人股份。此後,樂華娛樂將韓國工業流水線造星模式引入國內,王一博、程瀟、孟美岐、吳宣儀等就是參照韓國練習生模式培養。

2018年,深耕偶像產業多年的樂華娛樂搭上時代順風車,成為市場贏家,在選秀巔峰時代佔據了一部分位置,旗下眾多藝人也開始翻紅。

然而,2021年9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辦公廳發出通知,要求廣播電視行業堅決抵製違法失德人員,堅決反對唯流量論,不得播出偶像養成類節目。

隨後,愛奇藝宣佈取消了未來幾年的偶像選秀節目和任何場外投票環節,騰訊視頻的《創造營2022》暫停了全國各個地區的海選,各大視頻網站也紛紛下線了偶像選秀節目。

對於未來,樂華娛樂認為,中國泛娛樂市場還將持續增長。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期,總市場規模將於2025年達至約人民幣13348億元,2020年至2025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9.1%。

不過,樂華娛樂雖是國內頭部藝人管理公司,但並不具備明顯的市場優勢。招股書顯示,藝人管理的行業集中度較低,前五大公司僅占6.1%,樂華娛樂1.5%的市場占有率與第二、第三名的1.4%和1.3%並未拉開差距,這也讓樂華娛樂缺少可靠的護城河。

而且,擁有TF家族的時代峰峻、SNH48的絲芭傳媒、手握肖戰、毛不易、X玖少年團的哇唧唧哇,還有同樣能分得一杯羹的坤音娛樂與香蕉娛樂等,都讓樂華四面楚歌。

“藝人經紀可以衍生商業價值較多,比如藝人的市場影響力能夠帶動公司獲得更多曝光,公司也能借助藝人的熱度帶動市值的提升。比如楊超越所在的文瀾文化,就被估值過億。”資深製片人小涵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這也要注意公司與藝人的捆綁度,而且偶像藝人的可用時間相對有限。

歡瑞世紀上市之前,旗下擁楊洋、李易峰、楊冪、楊紫等眾多一線明星。登陸資本市場後,旗下藝人陸續解約。

2021年11月15日,楊紫官宣與歡瑞世紀合約到期,雖然歡瑞稱“公司對單個藝人的依賴程度已經很低了,所以不會對公司業績造成影響。”但資本市場並不買賬,楊紫官宣解約後,公司股價開始小幅下跌。為穩定市場,11月17日,歡瑞世紀公告稱,公司將斥資約1500萬元回購公司股份438萬股。

同樣在上市之前,華誼兄弟的藝人經紀業務風生水起,貝殼財經記者查閱其2009年招股書看到,藝人經紀及相關業務收入占比高達31.1%,收入金額遠高於排名第三的電視劇業務。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內地第一經紀人”王京花從華誼兄弟出走自立門戶,帶走了名下的簽約藝人,直接影響了華誼兄弟原有經營。

幾年之後,王京花的公司星河文化被北京文化作價7.5億元收購。完成業績承諾並實現股權套現之後,星河文化大量藝人出走,業績暴跌,導致上市公司計提商譽減值形成巨額虧損。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趙方園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