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里的中國經濟丨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柴油機永遠不會消失”

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濰柴動力(000338.SZ,2338.HK)董事長譚旭光曾經說過,“當行業上升的時候,我們一定是上升最快的,利潤是最高的,收入也是最高的。當行業下降的時候,我們一定是下降最少的。”

3月26日下午,在業績會上,譚旭光公開表示,他兌現了當初的承諾。

上市二十年以來,濰柴動力營業收入從2004年的62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140億元,增長33倍,累計實現收入1.87萬億元;歸母淨利潤從2004年的5.4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90.1億元,增長16倍,累計創造歸母淨利潤936億元。

目前,濰柴動力已經系統地佈局了新能源。然而,譚旭光堅信柴油機永遠不會被替代,特別是在大型設備和遠程運輸領域,其必要性更是不容忽視。

持續發力高端市場

濰柴動力主營業務分五大板塊,分別為動力總成、整車整機及關鍵零部件、智能物流、農業裝備、其他零部件和其他業務。

2023年,上述主營業務分別實現營收938.3億元、874.56億元、160.34億元、78.61億元、87.79億元,營收占比分別為43.85%、40.88%、7.49%、3.67%、4.1%。

動力系統業務方面,濰柴動力去年銷售各類發動機73.6萬台,同比增長28%;變速器83.8萬台,同比增長42%;車橋74.3萬根,同比增長39%。其中,重卡發動機全年銷售30.6萬台,裝機率同比提升8.8個百分點至41%,天然氣重卡發動機銷售12.2萬台,市占率同比提升6個百分點至65%。

數據表明,濰柴動力的動力系統產品均呈高增長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端市場,以大缸徑發動機和液壓為代表的業務利潤貢獻提升。

2023年,濰柴動力的M系列大缸徑高功率密度發動機全面進入數據工程中心、剛性礦卡等全球高端市場,產品結構調整效果顯現。

據瞭解,M系列大缸徑高功率密度發動機以其高性能和高效率見長。對數據工程中心而言,服務器和數據中心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因此需要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發動機來提供持續不斷的電力支持。

M系列發動機能夠提供穩定的動力輸出,確保數據中心的高效運行。

與此同時,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提高,節能減排成為各個行業追求的目標。M系列發動機在滿足高功率輸出的同時,降低能耗和排放,這對於追求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數據工程中心和礦卡行業尤為重要。

報告期內,M系列大缸徑高功率密度發動機銷售超8100台,同比增長38%,其中出口超過5400台。工程機械液壓動力總成產品全面突破大型礦挖市場,去年濰柴液壓傳動實現銷售收入9.8億元,同比增長52%。

“國際上的一流企業,賣一台大缸徑發動機的服務市場零整比(按照零件單獨售賣的價格和整體售賣價格的比例)大概5倍,可以想像整個後市場有多大的空間。”他表示。

譚旭光稱,大缸徑高功率密度發動機可以再造濰柴發動機板塊。據悉,濰柴已經具備年產2萬台的製造能力。濰柴大缸徑發動機不僅是賣單機,而是賣機組,隨著大數據中心的建造和擴容,逐步向3-4兆瓦發展。

“柴油機永遠不會消失”

年報顯示,濰柴動力加速構建“三新”業務格局,“三電”產品差異化競爭優勢凸顯。

2023 年,公司完成重卡、輕卡、客車專用電驅動總成產品開發,電機功率覆蓋50-430kW,功率密度較競品提升20%以上;高集成度六合一控製器,最高效率99%,集成度較競品提升30%。

年報顯示,搭載濰柴新能源動力總成的整車電耗較競品低5%,打造純電總成差異化優勢。燃料電池核心技術實現突破。

此外,公司發佈全球首款大功率金屬支撐SOFC商業化產品,熱電聯產效率高達92.55%,為分佈式能源和微電網提供綠色低碳解決方案;多款燃料電池產品實現批量配套,產品壽命達3萬小時。

“新能源我們全面佈局,做好技術儲備,不管是動力電池、氫燃料還是固體氧化物。我們已經具備了經濟實力,必須拿出研發費的40%到50%來儲備技術,放在‘抽屜’里準備好,可能不會全部成功,但是必須準備。”譚旭光指出。

不過,在發展新能源的同時,譚旭光認為,柴油機永遠不會消失,越大越消失不了,特別是在大型設備和遠程運輸領域,其必要性更是不容忽視。

他舉例道,一個49噸的標準重卡,動力電池就得重4噸。“我們重卡行業為了100公斤的輕量化,挖空心思降低底盤重量。試想如果拉著4噸電池每月跑1萬公里,客戶能接受嗎?”

但譚旭光同時指出,在有些地方,鋼鐵企業、焦煤企業對國家碳排放要求不能達到,法規強製必須要這麼做,這是存在的,但新能源替代不了柴油機。

“未來,在商用的新能源車上,會是從小到大地發展。比如輕卡冷藏車運行區間幾百公里,這都是可能的,我從來沒否定新能源,但不要把新能源講得什麼病都能治,這是不科學的。”譚旭光稱。

濰柴動力在年報中表示,2024年投資項目側重於研發試驗能力提升、產品質量提升、液壓動力總成、新能源產品開發及量產、海洋裝備製造、人工智能等方面。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