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公廁更舒適也更人性化了

14號線陸家嘴站洗手間 本報記者 陳夢澤 攝 14號線陸家嘴站洗手間 本報記者 陳夢澤 攝
升級改造後的2號線婁山關路站洗手間 升級改造後的2號線婁山關路站洗手間

隨著上海地鐵網絡化運營規模的不斷擴大,換乘站的客流量不斷增長,為了更好地滿足乘客需求,提升地鐵公共廁所的環境質量,上海地鐵近期對2、11、13號線部分廁所進行了全面改造和升級,改造後的地鐵衛生間已和市民見面。

目前,上海有508座軌交車站,每個車站都有一座衛生間,保證了乘客在每一個站點都能實現“廁所自由”。2013年至今的十年時間里,上海地鐵已累計完成廁所改造298座,涉及80%的老舊廁所。

滿足特殊人群需求,新廁配有第三衛生間等

如果要評選出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上海地鐵廁所,那麼陸家嘴站一定榜上有名。去年11月,在尋找上海“最美廁所”評審活動中,14號線陸家嘴站公共廁所榮獲上海市“最美廁所”榮譽稱號。8月23日,記者來到了陸家嘴站,廁所位於站台層西南端,金屬灰和大理石白的色調銜接自然,一體化佈局在設計視覺上更顯寬敞,也暗暗契合了金融中心的格調。廁所內洗手台設計為高低洗手盆,小朋友洗手更加方便了,洗手台旁設置了自動感應泡沫洗手機,可在免接觸的情況下使用。體驗下來,廁所內無異味,空間也很寬敞。

除男女廁所外,這裏還配有第三衛生間,內有扶手立杆、應急求助按鈕、兒童便池、嬰兒護理台等設施,滿足了特殊出行人群的需求。陸家嘴站值班站長介紹說,廁所除專人專管、定期保潔消毒以外,還納入了車站BIM(智能樓宇)系統,以任務清單模式,開展日常環境監管工作,確保廁所環境質量一流。

2號線婁山關路站緊鄰新虹橋商業中心,又作為與15號線的換乘站,客流量日益增長。作為舊廁所改造升級的典型,婁山關路站的廁所位於站台層的盡頭,小小的空間內人流量卻不小,許多乘客來此解決內急問題。和以往簡陋的白色系廁所相比,新廁所採用了原木色設計,原木色的洗手台、小便池廁位隔斷和廁門都平添了一絲自然感。在改造之前,廁所空間狹小擁擠,普通廁位與無障礙廁所幾乎緊挨著,過道寬度只夠一人通過。經過改裝後的廁所變得明亮寬敞,擁擠的廁位有所緩和,空間分佈更加合理。

施贇女士是一名上班族,每天通勤都要在婁山關路站中轉換乘2號線,“原先女廁所只有兩個廁位,早晚高峰期間想上廁所的話少則等待幾分鍾,多則十幾分鍾,上班時間都要被耽誤。現在廁位增加到四個,雖然人多的時候還是要等,但是體驗感真的好太多了。”

出於保護乘客隱私的考量,男女廁所的門口均增設了一道百葉門,推拉之間百葉門會回彈至原位。記者注意到,有兩名男士上完廁所後想從廁所離開,然而在前一名男士推門之後,百葉門回彈之下撞到了緊跟著的第二名男士的鼻子,所幸未造成傷害。顯然,百葉門在設計上仍有改進空間。

從1.0到4.0,地鐵公共廁所設計不斷完善

申城軌交建設之初,由於線路少、乘客停留時間短,車站都沒衛生間。隨著路網規模的發展、客流的激增,乘客的如廁需求漸漸凸顯出來。在2010年世博會前,針對已建線路沒有專門的排汙管道的實際情況,上海地鐵決定在有條件的車站採用1.0版本的傳統水衝廁所,其他站點則選擇更易安裝的真空廁所。雖然能解決乘客的急難問題,但是因車站空間狹小、人流密集、無法排汙排氣等因素,造成車站候車環境不甚理想。

2010年,《軌交工程技術標準》中首次規定廁所位置和數量,選址優先考慮非付費區。有條件的設在地面,結合出入口和風井,便於排風除臭;地麵條件不夠的,設在出入口附近的地下圍合空間內,方便過路乘客。對照標準,上海地鐵開始建設2.0版廁所,但是廁所普遍面積較小、廁位較少,男女廁位數常出現2∶3的最低配置。早晚高峰期間,不少廁所人滿為患。尤其女廁門前大排長龍,坑位比還不夠合理。此外,部分衛生間設有一個無障礙廁位,但沒有哺乳室和嬰兒護理台,對特殊人群關懷不夠。

上海隧道工程軌道交通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利敏說,衛生間升級面臨兩大難點:一是站台空間有限,起碼佔用六七十平方米。“一般設在站台公共區一端、靠近車站管理用房集中區域一側,和站廳層的員工廁所共用一套污水系統,節約空間和資源。”二是地下通風不暢,異味一旦不能及時排出,便民設施會變成擾民問題。“排風設計中,優化通風空調,提高換氣次數,採用獨立排風系統。”利敏說,“建築構造上也充分考慮排風,取消衛生間的門,借鑒機場經驗,採用敞開式設計,加入迂迴通道,避免視線尷尬,大大提高了內外空氣流通。”

2017年,隨著17號線和9號線三期的開通,地鐵公共廁所3.0版也投入使用。廁所位置改到付費區內,以站台為主,增設獨立的無障礙廁所,部分點位還集納了兒童廁位、兒童洗手盆、嬰兒護理板等新設施,方便特殊人群。再加上紙巾、洗手液、空氣清新劑等設施,進一步提升乘客使用廁所的幸福感。

近幾年,圍繞“智能運維、低碳發展”主題,4.0版本的“智慧廁所”應運而生。申通地鐵集團運營管理部客運市場科經理毛曉蕾告訴記者,“智慧廁所”的廁門頂部會實時顯示衛生間坑位使用情況,智能感光系統可以根據時間段自動開啟關閉衛生間燈光,環境探測器則實時監控廁所環境數據,根據監測數值啟動空氣淨化器和排風系統……這些新功能都將起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毛曉蕾坦言,新線公共廁所的設計理念是“不追求豪華,追求舒適人性化”。本輪廁所改造的一個顯著變化是增加了廁位數量。原先每個男女廁所只有很少的廁位,升級後廁位數量翻倍,滿足乘客需要的同時減少了排隊時間。重點車站設置了第三衛生間,沒有條件的車站設置無障礙廁所或者無障礙廁位,並且視情況增設兒童廁所、兒童洗手盆、嬰兒護理板等設施或設置獨立的母嬰室,以18號線19座車站的母嬰室為例,平均使用頻率約50人次/日。

聽取乘客的建議並改進,是上海地鐵進步的原動力。現在的地鐵,已經不只是一種交通方式,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具體體現,它串聯起人民的幸福感,也傳承著上海的城市精神。後續,上海地鐵將持續對現有的舊廁所進行改造升級,也希望通過不斷完善的設計,不僅能解決乘客的“一時之需”,還能讓乘客有舒心的體驗。本報記者 任天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