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vs生活成本、深造vs就業,春季招聘會上的應屆畢業生在糾結什麼?

3月9日,上海舉辦高校畢業生擇業對接會。據悉,2024年上海全市高校應屆畢業生數量再創新高,預計達 24.5 萬人。澎湃新聞記者 鄒橋 蔣樂來(03:02)

3月9日,上海舉辦了一場聚焦高校畢業生就業需求的招聘會,彙集千餘家企業,2.3萬個崗位,也是目前「樂業上海優+」系列招聘計劃中規模最大的一場。

人山人海之中,一張張青澀的面孔,一遝遝厚厚的簡曆,堅定或徬徨的眼神,想為自己在這座城市的未來之路找到下一塊安穩的落腳石。求職、深造、薪酬、加班……在又一個重要的人生轉折點上,這屆畢業生面臨著什麼?又在糾結什麼?

招聘會現場 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鄒橋 圖招聘會現場 本文圖片均為 澎湃新聞記者 鄒橋 圖

「8k-10k」是應屆生普遍期待的薪資

當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現場採訪了十餘位在求職的應屆畢業生,有「211」大學學生,也有二本院校學生,而「8k-10k」是一個相對普遍的大家對於應屆生薪資的期待。

「現實沒有那麼豐滿。」一位求職學生對記者說。對於家在外地的畢業生來說,賬並不難算。到手七八千塊錢,交完房租,算上飲食,剩下的也就不多了。也有人說:「由於學校和專業的原因,工作可能不算難找,但是待遇不夠,很多外地的同學也就沒有選擇留在上海。」

相比之下,一些上海本地的畢業生則對薪資沒有看得太重。今年本科大四學軟件工程的小李更看重企業本身,薪資「沒有太大關係」。將法學作為自己第二學位的小黃同樣家在上海,希望自己能在法律的道路上發展,對於眾人調侃的律所前三年「自備乾糧」也欣然接受。「比起薪資,對崗位的專業性更在意。」她說。

接受採訪時,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主任周國良也談到兩類求職者的區別。從人社工作開展的角度,周國良表示,本地求職者因為家在上海,在就業選擇方面會受到家庭的影響,要為他們提供穩定的職業規劃;而外地求職者面臨的問題是較高的生活成本,要做的是降低他們來到上海的門檻和成本。

薪資之外,「加班」是大家最關心的另一方面。經歷了一個月加班三四十個小時的車企實習,有人直呼「薪金可以少一點,但是不想再加班了」,也有畢業生雖然盼著「少一點加班,少一點開會」,又馬上表示應屆生在這方面沒有「議價權」。

對薪資有所期待的畢業生大多表示,相較於收入待遇,「內卷」和「加班」在一定範圍內也可以接受。「薪金高一點,加班在我接受範圍之內就好。」「可以卷,只要薪資和努力成正比就可以。」

 招聘會人頭攢動 招聘會人頭攢動

就業並非是唯一選擇

考研初試成績剛剛公佈不久,來到招聘會上的應屆生們有的才經歷了失利,有的還處於複試備戰期間。對於本科畢業生來說,就業並非是唯一選擇。考研或者留學,本科學業最後的時間段里,不同的道路各自通往未知的遠方。

深造還是就業?面對這個問題,大家的腦海里都盤著一個「卷」字。

「實習的時候,轉正的都是碩士研究生。」「現在參加實習,周邊都是海歸或者985碩士。」實習階段的經歷讓小張和小丁意識到深造的必要,在她們眼裡,碩士學曆是一個必要條件,是「不二選擇」,意味著更多的晉陞機會和更長遠的未來規劃。

小張手裡拿著海外院校的offer,小丁則正在準備考研的複試。對她們來說,參加招聘會是一個瞭解就業市場現狀的機會。「可以看看自己想去什麼行業,幫助自己在讀研的時候有更加明確的方向。」小丁說。

相比之下,也有的同學考研成績並不理想。

大四學生小丹恩考研失利後,決定先嘗試就業,也對比一下工作和學習的不同狀態,如果之後覺得工作不合適再考慮考研。但也是由於準備考研,小丹恩錯過了此前的秋招,今天才是正式開始求職的第一步。帶著二十多份簡曆,她還是覺得有些緊張,「五險一金、三方協議這些都不太瞭解,面試也有點社恐,缺乏經驗」。

法學的第二學位把所有課程壓縮至兩年內完成,小黃的課餘時間也不充裕。考研、法考的準備更讓她難以積累實習經歷,加上今年的法考還未全部完成,她在就業市場上也有些為難。

還未摒棄再考一年研的念頭,同步又在準備著雅思考試,在「深造還是就業」這個問題上,小黃仍然覺得自己有些迷茫。

 招聘會上的年青人們 招聘會上的年青人們

「職業規劃很重要」

招聘會上可以看到,很多企業已經放出了面向2025屆畢業生的崗位。企業不斷往前趕,也提醒著高校學生要更早地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

專業、職業、興趣,當畢業生求職時,這三者總糾葛著。

小倪是今年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研三畢業生,她坦言自己不太考慮找專業對口的工作。「高考選專業是家人幫著選的,後來考研也只想著怎麼比較好考。到了真的要找工作的時候,發現沒有想像得那麼容易。」小倪做過本專業的實習,覺得並不太適合自己,求職的時候把目光投向其他行業。

攻讀軟件工程專業的小李則目標明確,希望找一份軟件開發相關,且能發揮自己日語特長的工作。或許是日企,或許是其他方面可以運用,小李在招聘會上看到了能滿足要求的心儀企業,建立了不錯的交流。

工作難找,往往和早期職業規劃不明晰相關。事實上,選擇專業和職業,以及畢業了深造還是求職,都應納入職業規劃之中。

國投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運營總監翟鳴告訴記者:「很多同學選專業的時候沒有想過未來的發展,職業生涯沒有和自己的興趣聯繫起來,對於要找的工作也沒有一個未來的目標。」

「很多人說要找穩定的工作,那麼你喜歡嗎?」翟鳴的發問,源自在業內多年的觀察。「如果不喜歡,不論薪金多少,可能都不是穩定就業。」她認為,大二大三學生就要開始考慮自己的專業是否喜歡,是否需要輔修另外的方向或是找想從事的行業的實習積累工作能力。

針對畢業生求職,上海市就業促進中心主任周國良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選擇行業比選擇企業更重要。」他將之形容為「水漲船高」,畢業生不必一開始就想拿很高的年薪,而要看到企業的發展、行業的發展、城市的發展。

在這場招聘會上徘徊的年青人,他們求職的糾結和迷茫或許還將繼續。有人正堪堪起步,也有人從秋招開始海投了500份簡曆仍未落定。不少人都遭遇過簡曆投遞迴音寥寥,於是線下招聘會成了絕佳的選擇,「至少能面對面聊得上」。

帶著期望,他們清空了帶到招聘會上的幾十份簡曆,加了不少hr的微信。「希望不會聊著聊著找不見人了。」他們中間的一位求職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