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個「北京愛鳥周」開始,海澱公園舉行觀鳥活動

新京報訊(記者 彭鏡陶)新京報記者獲悉,4月15日上午,北京海澱區園林綠化局、海澱區濕地和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中心和海澱區公園管理中心在海澱公園舉辦宣傳活動,帶領市民觀測、認識海澱區常見鳥類,介紹海澱區鳥類監測情況。《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規定,4月第三週為 「北京愛鳥周」。今年4月15日-21日,迎來第42 個「愛鳥周」,主題是「共建保護體系,共享鳥語花香」。

市民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觀鳥。圖源:海澱區園林綠化局市民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觀鳥。圖源:海澱區園林綠化局

活動現場準備了有關野生動物救助、海澱區野生動植物情況、AI鳥類智慧監測識別系統和觀鳥守則的展板,在工作人員向來參加活動的市民介紹展板內容後,就引導市民按照規定路線觀鳥。工作人員向現場市民借出12個望遠鏡,並教授他們如何使用望遠鏡觀鳥,在不驚擾鳥的同時觀賞鳥類。活動受到了市民們的歡迎,活動結束後,市民們帶走愛鳥周宣傳折頁和帆布袋作為紀念。

北京市園林綠化局近日發佈了《北京市陸生野生動物名錄(2024)》, 其中鳥類519種,橙翅噪鶥、紅頭長尾山雀為海澱區發現的北京市新記錄鳥種。海澱區於今年2月發佈了新版《海澱區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其中鳥類達22目70科397種,佔北京市鳥類記錄的76%。

活動主辦地海澱公園,佔地面積約34公頃,每年吸引著百萬市民前來參觀遊覽,已成為海澱區科普教育、群眾業餘文化生活、舉辦特色文化活動的一處重要基地。在發揮城市公園綜合服務功能的同時,注重加強生態保護,為鳥類提供棲息環境。目前,公園內已觀測到野生鳥類15目34科85種,成為海澱區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公園之一。

近年來,海澱區以森林城市建設為引領,不斷完善生態廊道,劃建自然保留區和城市水鳥保護區域,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育小區,營造適宜的鳥類棲息地,區域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鳥類的生存環境得到持續改善;應用AI人工智能鳥類識別系統、紅外相機等智慧監測手段,深化鳥類監測與研究;開展野生動物救助、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強化野生動物保護監督與執法,實現鳥類資源有效保護;積極倡導愛鳥護鳥成為每個市民的自覺行動,開展鳥類保護宣傳教育活動,深化市民對鳥類保護的認識與理解。

下一步,海澱區將圍繞花園城市建設,持續完善生態網絡,提升森林質量,營造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不斷夯實首都亮麗的生態底色。

編輯 楊海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