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速喜人、暗藏隱秘,愛回收這次真急了?

撰文 | 因 客

編輯 | 楊博丞

題圖 | IC Photo

日前,二手消費電子產品交易和服務平台萬物新生集團(紐交所股票代碼:RERE)發佈了2023年第一季度業績報告。財報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萬物新生集團總收入28.7億元,同比增長30.2%,本季度non-GAAP經營利潤4438萬元,創曆史新高,連續三個季度實現運營盈利。

雖然營收繼續高速增長,但是,從淨利潤上,愛回收依然沒有轉正。自上市以來,這家頂著循環經濟光環的互聯網企業還沒來向市場交出過一份可以彰顯健康商業邏輯的答卷,在當下經濟震盪的大環境中,二手經濟正在與大家的錢包厚度呈現出反向相關的某種聯繫,但即使是在一個需求旺盛的環境中,體量越來越大卻虧損越來越多的愛回收給人的印象,就連能不能跑通二手交易這條路,都讓人覺得越來越模糊了。

01.

財報中隱秘的角落,增收跑不過成本

根據《2021中國閑置二手交易碳減排報告》數據顯示,中國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市場規模於2020年突破萬億達到12540億元,用戶量超1.8億人,且預計2025年將達到近3萬億元的市場規模。

但二手閑置這條上升賽道上,愛回收的表現需要好好被審視一番。

據財報描述,一季度愛回收總收入28.7億元,同比增長30.2%。從營收構成來看,1P(自營)產品銷售收入達25.8億元,同比增長34.9%。這得益於C2B愛回收業務在線下消費複蘇時快速恢復,鎖定更多優質的C端回收貨源,為1P業務增長提供動力。經過平台業務效率優化,3P(平台)服務收入為3億元,平台收費率顯著提升至5.46%,實現高質量發展。

特別是在一季度,愛回收所在二手閑置市場本應是淡季,但仍然呈現出明顯的增長態勢,可謂喜人。而另一方面,履約費用和市場費用明顯下降,也讓愛回收在財報中特意提出,用以提振投資者信心,據數據顯示,履約費用2.66億元,同比下降10.1%;銷售費用2.99億元,同比下降2.9%。

不過,在營收出現正向趨勢的背景下,愛回收也在淡化一些事實,比如成本。由於銷售增加,今年一季度愛回收的成本顯著上升,數據顯示,公司運營成本和支出為29.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0%。其中,商品成本為22.52億元人民幣,增長了37.3%,大幅超過了其營收增速,而在其他成本上,一般和行政費用也大幅增加了69.8%,愛回收給出的解釋是專業服務和諮詢費增加。

如此對比下,愛回收無論營收怎樣增長,在成本一再擠壓利潤空間的前提下,想要實現盈利實在具有難度。財報顯示,愛回收一季度淨虧損5000萬元人民幣,去年同期虧損1.6億,同時近6季度連續虧損,淨利率持續為負。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是,愛回收的毛利率長期沒有改善,處於低位水平。2020年愛回收的銷售毛利率11.97%,到2021年微增到12.6%,2022年毛利率回落到11.65%,考慮到愛回收在自動化及門店上的高額投入,近三年毛利率沒有明顯提升,甚至出現回落,這種情況實在不應該出現。

如果把愛回收的表現放入更長的時間區間內,會發現在所有的財務指標當中,一直吸引眼球的,似乎只有營收數據,而真正展示實力的利潤率、毛利率等核心指標,愛回收還是拿不出手,這也就註定了它賠本賺吆喝的命運。

財報顯示,過去四個季度萬物新生總營收分別錄得19.62億、24.36億、22.07億和21.46億元,對應的同比增速則分別為47.96%、48.18%、45.77%和14.88%,呈整體下滑趨勢。而自2018年以來,淨虧損分別為2.1億元、7億元、4.7億元、8.2億元,四年累計虧損22億元,如果再不能有立竿見影的轉變,就算已經上市,恐怕資本對愛回收也依然會投出失望的一票。

那麼,我們必須要研究一下,為什麼愛回收難掙錢了。

02.

二手電子,一門重而累的生意

實際上,作為一家互聯網企業,做任何業務勢必繞不開體量這個詞,愛回收也不例外。不過,在如何獲取客流的方式上,愛回收選擇了一條二手賽道玩家少走的路——建店。

據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3月31日,愛回收線下門店已覆蓋269個城市,門店總數達1935家。

需要注意的是,正是在愛回收開啟衝刺上市後,其門店數量呈現高速增長。據數據顯示,2014年開始鋪設門店的愛回收,在2021年3月,這個數字還是740家,而到了2021年年底就演變了全國214個城市開設門店,共擁有門店1308家的巨大規模。

門店的大量開設,自然也伴隨著成本的急劇上升,2021年愛回收的運營成本和費用為87億元,同比增長62.8%。

愛回收創始人陳雪峰曾調侃說:“一家互聯網公司要去做門店,那是又苦又累,還被認為很蠢的事,基本沒有人認可。”但實際上,選擇大量上馬門店的舉動,確實有助於推高上市估值,而相應的,也必須承受重資產運營之下的負荷。

為什麼會門店成本會如此之大?原因就在於它是愛回收體系中的核心節點。

二手產品具有“非標性”,存在價格不透明、鑒定標準不統一、渠道不好找、隱私泄露等問題。連鎖門店無疑能夠更好地解決信任問題,也能更好地提升效率,打造品牌。所鑒定產品的使用和損耗情況,消費者可以當場瞭解,也不用擔心郵寄等方式產生的商品調換和時間問題。整個過程加快了溝通效率,也能增加消費者的信任。

但是,要完成這樣的服務,投入也是少不了的。陳雪峰曾為愛回收門店算過一筆賬:一家標準門店一次性硬件投入約為7萬元,每個月的運營成本在3萬元左右,根據不同城市的租金、人力成本會略有浮動。再加上倉儲費用和外部物流費用,愛回收想要維持目前服務水準,圍繞門店去做降本增效方式是萬萬不可能的。

愛回收就只能從後端運營來想辦法了。作為與京東聯繫密切的互聯網公司,從商品成本中的物流成本和履約費用中的倉儲、運費下功夫,成了愛回收取經歸來後的一個總體方向。

在2019年成為愛回收最大股東之後,京東為前者提供了大量資金、技術扶持,當然還有自動化物流倉儲體系的模仿樣板。

2020年,愛回收就效仿京東建立了自己的“亞洲一號自動化運營中心”,並推出號稱全球首創的“非標二手電子產品自動化系統”,涵蓋運輸入庫、質檢、分揀和存儲等全套流程。2022年,愛回收位於東莞的華南自動化運營中心在三季度正式運營,據測算,全面投放的AGV無人運輸車,還能減少20%的人力投入。

但是,這樣的自動化運營中心需要前期投入多少呢?顯然不是個小數目。以京東亞洲一號自動化運營中心40億投入的樣板對比,業務更細分,技術難度更高,流程更龐雜的二手電子自動化系統,耗費只多不少了。

因此,這樣一門重而累的生意,愛回收想要掙錢,確實還需要走更遠的路。

03.

從垂直到多元,愛回收它急了?

在二手電子產品回收上還沒跑通的愛回收,面臨市場壓力,不得不尋找業務增長的其他出口,而這與其之前的定位顯得格格不入起來。陳雪峰曾直言,重度垂直,是愛回收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愛回收是一家非常垂直的公司,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出差異化。”但是,這樣的表態隨著盈利承壓,也逐漸變得食言了。

據財報表述,基於龐大的線下門店網絡和成熟的履約交付能力,愛回收繼續推進多品類回收業務,在試點門店內增設攝影器材、箱包、腕表、黃金、名酒、鞋服等品類的回收,承接用戶多樣化的回收需求。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萬物新生的多品類回收主力門店數量超過100家,主要分佈在上海、北京、廣州、杭州和重慶等城市。隨著多品類運營能力和用戶服務能力的提升,多品類回收業績快速增長,除手機3C以外的新品類單月GMV突破7000萬元。

並且,愛回收還特別提出,在多品類策略中,黃金和奢侈品兩大品類已經跑通了業務模型,初步形成交易規模。結合今年黃金價格市場持續走強的背景,在市場中打造愛回收多元業務擴展成功的形象。

但是,如此急切的塑造形象,真的是愛回收找到了其他增長極的原因嗎?

我們回頭來看愛回收的本源:一家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公司的營收,顯然與廣告營銷密不可分,是通過用戶高頻使用其前端軟件、門戶來形成流量池,進而精準營銷創造價值。

另外,從用戶使用上看,二手顯然是低頻的;從品牌塑造上看,二手與一手產品在與用戶距離上天然滯後;從客戶投放上看,流量池大但是分散,沒有共性群體,這樣的流量對投放意義似乎也值得商榷。因此,愛回收走傳統互聯網的老路自然難以走通。

那麼,走擴展多元業務的專業二手回收就好走了嗎?不要忘了,二手商品多是非標品,平台幾乎需要針對每個品類、每個類型的產品都建立一套精準的評估體系,這就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和運營成本,更重要的是,一切都需要時間。

當然,愛回收也是有做多元業務的優勢的,它的門店就是其中一個非常好的環節。門店多,紐帶就多,尤其是二手鑒定,不面對面進行就是天然缺乏信任,而消費者有去處去進行二手交易,就會形成認知並推廣,門店就會成為加快轉化、平台履約的關鍵一環。消費者也自然會通過門店的服務轉化為忠實用戶,這些對愛回收來說都是可以深度挖掘的層面。

只不過,任何理論上的優勢,都需要一步步去摸索實現,就像擴展多元業務一樣,開頭形勢喜人只是給市場一個姿態,能不能持續吸引人,才是考驗愛回收自身的內功了。

銷量下滑、越賣越虧,賽力斯該如何自救?

黃仁勳:我們已經到達了生成式AI的引爆點

手機銷量持續疲軟,小米需要新增長點

END

掃碼關注

「創新無邊界」是我們的slogan,我們不局限於對互聯網行業的追蹤與探索,更要向未來、向未知的方向大膽邁進。因此,「打造行業新標杆、解讀商業新動向」是我們秉持的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