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大跌!8000元買的,回收價僅600元!網友:智商稅

據央視財經近日報導,過去幾十年來,鑽石一直是奢侈品市場的寵兒,而過去一年有證書的鑽石價格卻下跌了35%到40%。

鑽石市場遇冷,黃金市場卻越來越熱。

據新京報報導,網友小唐告訴記者“我寧願買黃金。”小唐表示,“鑽石從拿到手開始就不值錢了,所以結婚鑽戒買一個莫桑石的就夠了。”小唐表示,購買鑽戒只是為了滿足結婚時的儀式感,自己婚後戴的時間並不多,“黃金提供的安全感是鑽石無法比擬的。”

“天價神話”落幕了?

據央視財經,比利時安特衛普有“歐洲鑽石之都”的稱號,這裏有一條享譽全球的鑽石街,街上坐落著4家鑽石交易所,上千家鑽石批發商雲集於此,每年大量的鑽石交易在這裏完成。凱文是一位來自印度的鑽石批發商。

印度鑽石批發商凱文:過去一年,有證書的鑽石價格下跌了35%到40%。其中,50分到3克拉的鑽石受衝擊最嚴重,同期銷量也下降了30%到35%。

此外,天然鑽石價格也受到人造鑽石的衝擊。一家高端鑽石品牌店店主告訴記者,與以往情況不同,最近一半以上的顧客都會選擇人造鑽石。

最近一年里,由於生活成本急劇上升、消費降級,歐洲多國民眾對鑽戒的檔次不再挑剔,人造鑽石快速搶占天然鑽石市場份額。

比利時鑽石交易所聯合會理事弗萊施特格:兩年前,人造鑽石比天然鑽石便宜40%,到後來便宜60%,到了今年則便宜70%、80%,甚至99%。或許將來,你在超市買肥皂也會送你一顆鑽石。

據全球珠寶行業分析機構Tenoris彙編的數據,人造鑽石的市場份額自2021年以來不斷提升,今年7月,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49.9%,已經非常接近50%的臨界點,而預計未來還會進一步走高。

今年以來,天然鑽石的價格出現了大跳水,讓人們開始思考是不是鑽石的“天價神話”在逐漸落幕?

通過獨立鑽石分析師金尼斯基彙編的全球天然鑽石價格指數,今年迄今為止,價格下跌了13.6%,而相較以往曆史高點時期回撤了24.6%。

此外,由於戴比爾斯壟斷了天然鑽石的產業鏈,通過它的業績也能感受到天然鑽石的需求疲軟。在8月,戴比爾斯今年的第7個銷售週期,該公司售出了3.7億美元的天然鑽石,同比下滑了42%,環比下降了10%,這也是該公司今年連續第四個月銷售下滑。

過去一年,戴比爾斯已經將其主流產品,2克拉至4克拉的天然鑽石,價格下調了40%,而業內人士表示,天然鑽石還有下跌的空間。在最壞的情況下,未來一年,價格還會再下跌20%到25%左右。

俄鑽石巨頭停售鑽石

據媒體9月20日報導,Alrosa在發給客戶的一份備忘錄中表示,該公司將在9月和10月暫停原鑽銷售。Alrosa稱,相信此舉將解決近幾個月出現的供需不匹配問題。

Alrosa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巨頭之一,供應了全球約1/3的鑽石,與21世紀初之前一直處於壟斷地位的戴比爾斯相當。

到目前為止,戴比爾斯還沒有削減銷量的計劃,而是向買家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知情人士稱,戴比爾斯已允許買家在今年賸餘時間內推遲購買最多50%的1克拉以上的鑽石,該公司本週還告知客戶,他們可以不必購買一些較小的鑽石。

數據顯示,國際鑽石交易所鑽石價格指數在2022年3月達到158的曆史峰值,之後一路下跌到目前的110左右,創近5年來新低,跌幅達約三成。業內人士表示,全球多國持續高企的通脹是導致這一現象的重要原因。

本月早些時候,印度鑽石協會呼籲礦商限制供應。世界上約90%的鑽石都是在印度鑽石協會切割、拋光或交易的。

不保值網友:買鑽石就是交智商稅

除了人造鑽石的衝擊,天然鑽石不保值也是造成其價格持續下跌的重要原因。

據新京報報導,不少用戶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高價買的鑽戒在回收時經曆了價格的“大跳水”:

8000元買的鑽戒回收價僅有600元,3萬元的鑽戒5年後僅值2000元……

甚至有人表示,自己1萬元買的鑽戒,到頭來最值錢的是18K金的戒托。

二手鑽戒高買低賣,引得不少網友直呼“買鑽石就是交智商稅”。

針對鑽戒二手市場回收價格較低的問題,記者聯繫了一家位於河南的珠寶首飾回收店,該店珠寶鑒定師表示:“鑽戒買的時候貴是因為商家的廣告打得好,畢竟買的時候代表意義不同,且品牌附加費高。現在鑽石也不是稀缺產品了,是被市場炒起來的價格,購買的時候也都是一口價。如果鑽石回收進入二級市場,只能按照成色給價。

另外,據證券時報報導,近日記者在深圳水貝隨機對幾位正在挑選黃金飾品的年輕消費者進行採訪,在問及為何選擇黃金飾品而不選擇鑽石飾品時,得到最多的回覆是黃金比較“保值”,此外還有黃金金飾變現容易,鑽石飾品價格不透明等。

記者在現場看到,一枚標價57000元左右的0.5克拉18K金白鑽石女戒,實際售價僅為標價的2.5折。而且,記者走訪了多家店舖,發現不同店舖的價格和折扣幅度也不盡相同。

現場也有店舖表示天然鑽石的回收價格會減價。另一邊,不少金飾店舖標註黃金金飾回收價格為460元,也就是當天買入價格減去10元,還可以現場“折現”。

來源:央視財經、財聯社、新京報、證券時報、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