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巴菲特指標”中的南山新動力丨新潮湧動看南山②

編者按:若證券化率高,則反映了區域經濟良好的活躍度、流動性和發展質量。更重要的是其背後,也是構成支持新質生產力多重要素的金融、資本、商業服務等多因素耦合的結果。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黃子瀟 深圳報導

3月27日,總部位於南山區的港股“激光雷達第一股”——速騰聚創發佈年報,2023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11.22%,毛利率實現轉正。

此前1月5日,速騰聚創創始人邱純鑫兄弟敲響了港交所開市鍾,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激光雷達上市公司,他也是深圳南山區的第212家上市企業。在上市儀式上,邱純鑫說,這是中國激光雷達品牌站上全球汽車市場高地、在關鍵核心技術上“跨越關山”的必然結果。

作為廣東經濟第一大區,南山正在加速衝向全國第三個萬億城區。2023年,南山區GDP同比增長5.1%,為8566.02億元,連續11年穩居廣東省內區縣第一。

根據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統計,截至2023年末,深圳市南山區資產證券化率為641.4%,是全國平均水平的6.53倍,是廣東平均水平的4.29倍。尤其是,南山區科技公司的資產證券化率達到593.35%,不僅位列深圳市各城區第一,在全國範圍內也位居前列。

細數南山近年新上市的企業,以“創新”為特色的科技企業特點顯著。如,人形機器人第一股優必選、激光雷達第一股速騰聚創、功能飲料第一股東鵬特飲、3D視覺第一股奧比中光、國產存儲器第一股江波龍。

南山區科技園 /受訪者供圖

巴菲特指標背後的生產力支撐

形成新質生產力需要跨越數重“關山”,在人力、資本、科技等各種要素中,更高能級的信息服務、金融服務、商業服務等的賦能支持不可或缺。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根據同花順iFind統計,截至2023年末,深圳南山在A股、港股、美股三地上市的公司已達到211家,總市值超過5.4萬億元,在數量和市值上均位列深圳各城區第一名。南山211家在境內外上市的公司,總市值約為5.4萬億元人民幣,資產證券化率達到了641.4%。深圳地區資產證券化率約在400%水平。

資產證券化率也被稱為“巴菲特指數”,是一個地區的資產證券化率是上市公司市值與地區國民生產總值之比。根據南方財經智庫研究,金融業等生產性服務業對新質生產力支持,可以“資產證券化率”這一指標觀察。若證券化率高,則反映了區域經濟良好的活躍度、流動性和發展質量,對於企業而言,也有利於降低債務杠杆,優化企業債務結構。更重要的是其背後,也是構成支持新質生產力多重要素的金融、資本、商業服務等多因素耦合的結果。

南山區“巴菲特指標”的背後,是在分子(上市公司數量)、分母(區域GDP)並駕齊飛,高速增長。

從分子看,自1992年南山區的南玻集團在深交所上市起,到2015年第100家上市公司茂碩電源,南山區用了23年;而從第100家上市公司增長到2022年時第200家一博科技的上市,僅僅用了7年。從市值來看,1992年,南山區僅有南玻A和深康佳兩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約34.5億元;但截至2023年底,南山區已有211家公司,總市值約54945.6億元,翻了上千倍。

從分母看, 據中經網最早可查數據,2000年南山區的GDP為503.5億元,而2023年達到了8566.02億元,23年間增長了17倍,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3.11%。

南山區“巴菲特指標”的背後,是國際化。從1992年誕生第一家A股上市公司起,南山區探索境外上市的步伐十分迅速。1997年3 月12 日,深圳高速公路在港交所掛牌上市,成為深圳第一批赴港上市的企業之一;二十一世紀初,南山區進入了企業赴港上市的爆發期,港交所的開市鍾相繼被騰訊控股和中興通訊敲響,多年後兩者成為了各自領域的行業龍頭;2014年後,迅雷、樂信、小贏科技、騰訊音樂等知名企業更是走出了國門,先後登陸納斯達克和紐交所。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據iFind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底南山區的211家上市公司中,境外上市的企業已超50家,遍佈港交所、納斯達克、紐交所等等國內外主要證券市場,境外總市值占比已過半。

其中,2023年,南山區新增7家上市公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南山區開始對一河之隔的香港進行了“資本輻射”。2023年年底優必選的上市和2024年年初速騰聚創的敲鍾,南山區企業承包了港交所的“壓軸系”和“開門紅”,其更大的意義是逐漸補足了港股市場缺失“硬科技”的結構短板。

科技與金融的雙向奔赴

南山區“巴菲特指標”的背後,是產業科技互促雙強。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發現,南山去證券化率的主體,是科技類公司。根據GICS分類,在剔除掉金融、能源、公用事業、消費品、原材料等傳統行業,以工業、信息技術、醫療保健、通訊業務四類行業來看,深圳市和南山區的該項科技類公司指標在全國名列前茅。

從城市層面看,深圳市科技公司的資產證券化率為593.3%,位於一線城市之首。其餘一線城市中,北京的該項指標為287.4%,上海為125.2%。

從城區角度來看,南山區科技公司的資產證券化率為593.4%,在深圳各個城區中排名第一。對於該項指標,北京西城區為664.2%,海澱區為417.3%,上海浦東新區為191.03%。

實際上,南山區上市企業中,約75%的企業集中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生物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約53%的企業屬於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不僅培育了騰訊、中興通訊、邁瑞醫療等龍頭企業,也湧現出了德方納米、芯海科技、銳明技術等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雄厚的科技實力,奠基於南山區蓬勃的企業主體。

數據顯示,2023年,南山區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471家,總數突破5000家,約占全市的五分之一。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3家,總數達233家,占全市三成以上。累計培育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25個,全市第一。在全國工商聯發佈的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上,南山區共有12家企業上榜,其中2家企業進入前100名。

科創高地如何高度資本化

南山區“巴菲特指標”的背後,是政府對企業全鏈條全週期服務。

去年12月,優必選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並且完成了人類曆史上第一次由人形機器人敲鑼的上市儀式。

南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過去數十年間,南山區走出了一條從跟跑、並跑再到領跑的產業迭代升級之路。一直以來,南山區伴隨著優必選從人形機器人概念的誕生,到商業化落地,再到登陸資本市場的全過程。

今年初,速騰聚創IPO上市,南山區不僅服務型政府,更是作為唯一的基石投資者參與了發行。在IPO前夕的招股階段,速騰聚創即獲得了南山戰略新興產業投資公司1億美元的基石認購,而後者為南山區國資局100%持股。

南山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地方國資參與科技企業上市,雙方互惠互利。一方面,地方國資的基石投資可以穩定公司登陸二級市場後的股價表現,提振投資者的信心;另一方面,更是充分體現了南山區對轄區內優質科技企業的信心,以及堅定發展硬科技產業的戰略定力。

新質生產力在形成之中,尤其是科技企業普遍具有輕資產、高風險、大投入的特點,由於無形資產占比較高,短期的財務指標常無法反映其“硬科技”實力,通過傳統渠道難以獲得與其核心競爭力相匹配的資金支持。這一特徵使得政府主動作為,發揮支持引導作用。

為壯大南山上市公司隊伍,南山區建立了“孵化——成長——資金——服務”全鏈條全週期服務機制。

如,南山區先後推出《關於推動西麗湖國際科教城金融與科技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南山區促進風投創投產業發展專項扶持措施》,聚焦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積極引入更多天使投資、風投、創投、併購基金,不斷優化轄區創投產業發展生態,聚集了中基協備案私募投資機構3300餘家,約占深圳市77%。其中不乏基石資本、創東方、清科、深創投等領軍機構。

在境內上市企業扶持方面,南山區對計劃在滬深交易所上市的企業,最高給予400萬元獎勵。其中,已完成股份製改造的最高給予60萬元獎勵;已完成上市輔導驗收,並獲上市申請受理的企業,最高給予240萬元獎勵;成功上市後,最高給予100萬元獎勵。對首次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最高給予60萬元獎勵,進入創新層後,最高給予40萬元獎勵。

與此同時,南山區的支持政策也覆蓋到了“更小,更小,更新”的創新型中小企業。

近年來,定位於“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北交所,在資本市場體系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南山區對於計劃在北交所上市,已完成上市輔導驗收,並獲上市申請受理的企業,最高給予200萬元獎勵;在北交所成功上市的企業,最高給予100萬元獎勵。

此外,有序推進金融業對外開放,支持優質中資企業境外上市也成為了一個方向。南山區對直接在境外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的企業,最高給予400萬元獎勵;通過紅籌、協議控製等間接方式在境外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的企業,最高給予300萬元獎勵。

據悉,近年來,南山區從科技創新、經濟發展、人才發展等角度,設置自主創新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累計發放資金超180億元,惠及企業超3.3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