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的荷蘭人》即將三度上演,揭秘造景如何呈現大船搖晃感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4月10日至14日,國家大劇院製作的辛度華拿歌劇《漂泊的荷蘭人》即將迎來三度上演,目前本劇已在緊鑼密鼓的排練中。近日,多家媒體代表深入國家大劇院幕後,來到位於地下三層的繪景間,直擊這部舞台堪比科幻大片的歌劇排練現場。

國家大劇院製作的辛度華拿歌劇《漂泊的荷蘭人》正在進行排練。 高尚 攝國家大劇院製作的辛度華拿歌劇《漂泊的荷蘭人》正在進行排練。 高尚 攝

《漂泊的荷蘭人》舞美設計與舞台呈現涉及人員之多、場景之宏大、換景之複雜,在前兩輪演出中備受關注,也為廣大歌劇迷津津樂道。其中,舞台上的兩艘巨型帆船最為引人注目,挪威船長達蘭德之船長達12.8米,高達5.1米,寬為7.5米,而大名鼎鼎的荷蘭人「鬼船」的尺寸則更為巨大,長達13.6米,寬將近9米。在當日的排練中,複排導演史提芬·格勞格雷選擇展示了《漂泊的荷蘭人》第一幕中的片段,湯馬斯·卡則里、迪米泰利·烏利亞諾夫、王衝等中外歌唱家引吭高歌,在搖晃的大船上演繹了挪威船長達蘭德在海上遭遇荷蘭人「鬼船」的情節。

國家大劇院版《漂泊的荷蘭人》舞台呈現運用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方式,營造出壯觀效果:陰森恐怖的幽靈船,薄紗、絲綢與12塊大幅投影幕布結合高科技手段的運用,逼真表現出大海上波濤洶湧、狂風肆虐的場面,結合著大氣磅礴的音樂,散發出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使觀眾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荷蘭人那天涯孤旅漂泊的淒惶、永無故鄉的絕望,以及最終經受純潔愛情救贖後一切動盪與苦難煙消雲散的悲憫與平靜。

探班現場,中外歌唱家在搖晃的大船上演繹了挪威船長達蘭德在海上遭遇荷蘭人「鬼船」的情節。 高尚 攝探班現場,中外歌唱家在搖晃的大船上演繹了挪威船長達蘭德在海上遭遇荷蘭人「鬼船」的情節。 高尚 攝

本劇舞台監督李根實介紹道,在繪景間內看到的挪威船是舞台上的真實造景,而實際規模更大的荷蘭人之船因高度限制,在排練中使用的是替代模型。在寬闊的繪景間內排練,便於還原舞台上大船的搖晃效果,從而讓演員們提前適應這種高難度的表演場景。「導演和舞美設計為了實現在海上非常震撼的視覺效果,將兩艘船都設計成可搖晃的裝置。剛才我們看到這艘挪威船後面已經有一排裝置師傅在搖船了,這是導演結合音樂和劇情事先排練好的,什麼時候情節緊張或者是音樂激烈了,或者是突然來一個風浪,裝置工人就在幕後根據這個幅度來搖晃大船。我們舞台監督都記錄在譜子上,將搖船的幅度分了5個級別,1級可能就是微風的效果,突然來一個大浪可能是4級,再配合海浪的投影與燈光,在觀眾席看起來的效果將非常真實。」

全劇最後「重中之重」的沉船場景也採取了非常巧妙的設計,「沉船之前,船上的液壓裝置會讓船頭先翹起來,展現船進水之後真實的物理效果,之後再用整個主舞台載著船頭下降,這樣的雙重效果將會在視覺上加大船體的錯位感,營造出震撼的視覺效果。」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