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報記者八閩調研行 | 「新」潮澎湃, 「智」生活撲面而來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達芬奇機器人醫護合作技能競賽。福建日報記者 張靜雯 攝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舉辦達芬奇機器人醫護合作技能競賽。福建日報記者 張靜雯 攝

東南網4月16日報導(福建日報記者 蔣豐蔓 張靜雯 陳尹荔 肖榕 儲白珊)

核心提示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湧現,新的商品和服務消費層出不窮。創新之潮正以迸發奔湧之勢,驅動社會生活發生更加深刻的變化。

創新,令生活更加便捷高效、豐富多彩,大大提升了我們的生活質量,開拓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創造了超越想像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從2000年開始,我省就作出了建設數字福建的部署,連續5次編製實施數字福建5年規劃,是全國最早也是唯一始終堅持這樣做的省份。去年,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達到2.9萬億元,佔GDP比重達到53.3%,「數字貼近社會、貼近群眾、貼近生活」,創新實踐開花結果。

近日,記者從各自關注的領域擷取了部分片段,發回報導。這些發生在身邊的故事,令人們對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滿期待,也為在各行各業中進行創新實踐的科學家、企業家、技術人員和其他工作者點讚。

我們看到,在源於新質生產力的創新驅動下,一個智慧的未來正向我們快步走來。

聚數成「智」,服務民生

3月31日下午3時許,家住福州市閩都大莊園的黃立新,因感冒找到住家附近的周輝內科診所,5分鐘後,拿到了周醫生開的藥。

「‘閩診通’能夠幫助診所醫生更全面地掌握患者信息,提高診療效率。」周輝說,剛剛就診的黃立新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他用「閩診通」掃碼後,系統就對醫生進行了提示,「因此,我就沒有給他使用常規的風寒感冒顆粒等含糖藥物,而是使用無糖的藿香正氣膠囊來幫助他緩解症狀」。

對此,晉安區施曉洪中醫內科診所負責人施曉洪也感受到「閩診通」帶來的好處。他說:「‘閩診通’不僅能幫我提高診斷水平和效率,還能對藥庫和經營情況進行數字化管理。相比之前人工登記盤點,我現在每天能多出一個多小時來為患者服務。」

「閩診通」系我省衛健部門在全國率先推出的省級診所診療服務與監測預警一體化平台。截至目前,平台已上線診所等小型醫療機構近1.1萬家,省內診所覆蓋率達98.78%,累計為患者服務超101萬人次。

「該平台之所以能夠獲得群眾、診所、監管部門的青睞,關鍵就在於平台對診所診療數據的彙聚和分析應用能力。」平台技術及運營支撐單位負責人、星雲大數據公司董事長陳雯珊介紹說,未來隨著平台的大範圍使用,通過對診療大數據進行建模分析,我們將能夠獲得更多有價值的數據,對疾病趨勢進行分析和預判,服務民生。「例如,目前我們從平台數據可以看出我省近期上呼吸道感染多發,通過向有關部門同步相關信息,提醒群眾提高防病意識。」

大數據應用賦能生活的事例觸手可及。近日,在「數字福建」交通大數據研究所,記者見到了由該研究所研發的「基於ETC的高速公路智能管理實驗系統」,ETC系統即人們熟知的「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

極端天氣導致道路通行受阻、節假日錯峰出行困難等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常常困擾著交通部門和出行者。如何優化出行路線?近年來,研究所所長鄒複民帶領團隊,歷經5年技術攻關,研發了一套基於ETC的高速公路智能精細化管理系統,可把高速公路全網及各路段未來15分鐘、半個小時和1個小時的交通流量呈現出來。

不僅能看到,還能預測到,這就是人工智能算法的力量。鄒複民介紹,交通流量預測結果是「基於對ETC數據深度挖掘和分析,在這套算法里,我們可以實現預測數據的不斷自我驗證,並通過自主構建的深度學習模型不斷迭代更新,從而不斷提高預測準確性和可靠性」。

其效果就是讓困難不再難。「為交通管理部門提供道路管控依據,為老百姓提供出行參考。」鄒複民說。

「軟」「硬」創新,寓教於「真」

清明假期,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一小學三年級學生李佩宸,又翻出閱讀多遍的繪本《我的書中有秘密花園》。「畫得像真的一樣,以前看過的繪本,都沒有這麼好看。」他跟媽媽說。

去年12月,由福建省海峽出版發行集團旗下海峽文藝出版社出版的《我的書中有秘密花園》一進入市場,就以40多幅由AI打造的插圖引起讀者關注。

「這本書講的是一位老爺爺小時候在周寧縣新華書店讀書的故事,是一部以真人為原型的作品。製圖時,我們為了最大程度地接近歷史情境,向AI製圖軟件輸入了大量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福建室外建築和室內場景的照片,包括許多舊新華書店的內景照片、街景照片,通過文生圖的方式一鍵生成全部插圖。」福建創智聯盟數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中台運營中心主任鮑誌華介紹說,這本書的AI製圖由他所在部門的兩名AI製圖師完成,應用了10個AI製圖軟件。

對此,公司總經理徐天白說:「AI創作不僅生動,還降本增效。創作一幅插圖,用插畫師要1000元左右,用AI在400元以下。AI文生圖只是最簡單、最初級的應用,下一步公司將在AI文生影片領域進行更多探索。」

逼真的世界,不僅在「軟」體世界中產生,也在「硬」核技術中呈現。身臨其境,亦真亦幻。

戴上VR眼鏡的瞬間,同學們變身為紅四團突擊隊員,穿越回1935年5月29日清晨6點。大雨滂沱、山路崎嶇,他們一晝夜奔襲120公里到達瀘定橋西岸,冒著槍林彈雨,攀著火牆密佈的鐵索,踩著鐵鏈艱難奪下橋頭,與東岸部隊合圍佔領了瀘定橋。

近日,在福建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虛擬仿真實驗室,同學頭戴VR虛擬穿戴設備,上了一堂沉浸式的思政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飛奪瀘定橋的過程驚心動魄又令人熱血沸騰。這樣的思政課太精彩了!」同學們說。

這是發生在福建師範大學「大思政」數智化實驗室的一幕。去年10月,我省首批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名單出爐,包括該實驗室在內,共14家入選。

「我們為全日製本科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國近現代史綱要》進行了實驗配套,學院教師自主研發。學生們需要進實驗室實驗,最終形成自己的實驗報告。」福建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有關負責人介紹說,長期以來,文科與實驗是兩條平行線,如今在數智技術的助力下找到了交點,該實驗室完成了理論和實踐兩部分的虛擬仿真組合。

當前,省內高校運用新技術打造文科實驗室正方興未艾。這些實驗室里沒有瓶瓶罐罐或實驗儀器,取而代之的是數字調音台、高清虛擬演播室系統等各種先進設備。

機「智」賦能,助力健康

「現在,我可以正常行走,幾乎沒什麼不適了!」近日,62歲的前列腺癌患者劉明華(化名)在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泌尿外科出院時激動地說。

一個月前,老劉確診前列腺癌,由於兒時患過小兒麻痹症,骨盆內空間異常狹小,無法採用常規腹腔鏡進行前列腺癌手術,不得不吃藥輔助治療。「每天都穿戴紙尿褲,很難受。」他說。

「用傳統的方法手術風險很大,但如果使用達芬奇機器人,可以解決問題。」泌尿外科主任醫師許寧為老劉做了術前檢查,決定結合腹腔鏡用機器人輔助手術。

手術過程中,許寧操控機器人系統,借助可放大10倍的高解像度3D鏡頭,精準「駕駛」機械臂,僅用1個多小時便完成手術,完整切除腫瘤,同時精準保留了前列腺周圍神經。

許寧說,手術機器人是人工智能技術給醫療領域帶來的新發展機遇。它不僅能讓醫生觀察更清晰,定位到體內「死角」,還能解決人手抖動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手術精準度。與常規的開放手術相比,患者體表只留幾個小傷口,手術耗時短、出血少,創傷小、恢復快。

據瞭解,自手術機器人入駐附一醫院後,截至目前,已有逾1800名患者在泌尿外科接受了機器人輔助下的各類手術,效果令人滿意。

解除病者痛苦,是白衣天使的神聖職責,有了技術助力,越來越多的「不可能」變成了「能」。對於現代人來說,不僅僅渴望在病痛時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還希望少生病、不生病,健康生活,歲月靜好。

現在很多人喜歡馬拉松運動,原因之一,是它能帶來健康與愉悅。但對於愛好者們來說,如果缺乏科學管理,長距離的奔跑並不能令其如願以償,卻會帶來膝蓋受損、肌肉拉傷等傷害。不過,這一擔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正逐步減少。

福州市的馬拉松愛好者劉偉有著17年跑齡。「以前,我主要是憑感覺跑。現在有了智能運動手錶當‘健康顧問’,我會根據設備顯示的配速來調整自己的節奏。」他說。

在劉偉看來,跑馬拉松是個漫長的過程,從清晨到中午,要經歷氣溫、海拔、坡彎等複雜變化,「每段路程的配速、卡路里消耗和體能補充都需要精細規劃。智能運動手錶可幫助馬拉松跑者優化體力配置,具有傳統秒錶和手機無法替代的數據功能」,它使得跑馬拉松更加安全了。

如今,智能運動手錶不僅可以定位、顯示配速、記錄運動數據、實時通信,還能夠監測用戶心率、血氧,幫助跑者更好地調整運動節奏。

在福建宜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艾琪看來,通過採集心率、速度、步頻、高差等數據,建立人工智能內核算法,進行智能評測,構建跑步指標體系,予以可視化輸出,可以讓用戶查看運動前、中、後三類數據,包括體能評估、訓練計劃、運動負荷等,幫助跑者運動時更安全、更有效、更科學。

如今,跑步科學精細化和運動社交化的趨勢讓智能穿戴設備愈發走俏,已成為運動圈子的時尚。

「當前,科技創新與體育創新的關係日益緊密。」集美大學體育學院教授鄭誌強認為,以先進信息技術帶動和催生體育發展的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全面提升體育行業數字意識和數字能力,「這也為更好滿足人們的健身需求指明了智能化發展方向。智能化探索不停步,相信未來會有更‘聰明’、更‘時尚’的設施、場所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讓鍛鍊更科學、更有趣、更安全」。

專家觀點

揚長補短,讓創新成果造福社會

福建日報記者 蔣豐蔓

當前,基於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新服務、新產品、新業態紛紛落地,給社會生活帶來全新體驗和效率。

「未來將是一個充滿智能化、個性化和數字化的生活世界。」4月12日,福建師範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教授戴雙興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認為,未來智慧生活有三大特點,「一是智能化與個性化。各種設備、服務將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智能化管理和個性化定製。在健康管理、交通出行或者教育等領域,都將出現更加貼合個體需求的定製化服務和體驗。二是可持續化與綠色化。智慧生活將積極倡導可持續發展理念,通過智能化技術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和環境的保護。三是數字化與虛擬化。未來智慧生活將更加數字化和虛擬化,人們的生活將在數字世界和現實世界之間不斷切換」。

與此同時應該看到,新技術、新服務和新業態在給社會生活帶來重要影響和令人興奮的未來圖景之餘,也可能帶來一些挑戰,需要引起重視。戴雙興認為,雖然這些新技術將帶來更便捷、高效、豐富的生活體驗,但也需要注意數字技術發展可能帶來的隱私、安全等問題。「比如,隨著個人數據的不斷收集和利用,隱私泄露的風險也在增加,人們需要關注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措施。」

針對數字時代的隱私保護難題,當前有不少專家、學者討論,總結起來,大致認為應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需要健全法規和制度體系,加快製定數據脫敏、合規利用的行業標準,為從業者使用隱私信息定規矩立門檻;另一方面要加強監管力度,讓隱私保護成為從業者自覺遵守的規定動作,築牢隱私安全的「防火牆」。

作為一名數字領域的創新工作者,福建省網絡計算與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福州大學計算機與大數據學院教授劉耿耿,近年來十分關注數字鴻溝帶來的影響。他認為,新技術的快速發展可能導致數字鴻溝的加劇。那些無法獲得或不熟悉新技術的人可能會被邊緣化,錯失融入數字化社會的機會。因此,他建議,有關部門應提供適合每個年齡層的培訓,提升數字時代社會發展的公平性、均等性與包容性,以確保每個人都能夠參與並享受到數字化時代所帶來的紅利。

此外,過度依賴新技術可能導致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減少。隨著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的發展,人們可能更多地沉浸在數字世界中,而忽視了現實生活中的人際關係和社交互動,這讓原本就漸行漸遠的社會關係更加脆弱。劉耿耿提醒大家,要保持對技術使用的適度和平衡,重視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和情感交流。

科學技術本身並無道德屬性,而是提供了豐富的工具和機會。但是,如何運用這些技術取決於人們的選擇和行為。有關專家指出,在創新時代,我們不僅要關注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也要確保技術使用符合道德和倫理標準,讓創新成果對個人和社會產生積極影響,促進社會福祉和個人發展。

福建師範大學學生使用VR設備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福建日報記者 儲白珊 攝福建師範大學學生使用VR設備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福建日報記者 儲白珊 攝
市民體驗智慧體育設施。福建日報記者 林熙 攝市民體驗智慧體育設施。福建日報記者 林熙 攝
鄒複民介紹「基於ETC的高速公路智能管理實驗系統」相關情況。福建日報記者 蔣豐蔓鄒複民介紹「基於ETC的高速公路智能管理實驗系統」相關情況。福建日報記者 蔣豐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