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集團收購瑞士信貸意味著什麼?

馬雪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

近期,瑞銀集團同意以30億瑞士法郎(約合31億美元)價格收購瑞士信貸集團。這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具有系統性和重要性的跨國銀行間達成的首宗巨型合併交易,意義巨大、影響深遠。

瑞士信貸在19世紀首次資助瑞士鐵路得以發展,在20世紀通過收購華爾街的第一波士頓銀行獲得特許經營權而走向全球,在21世紀成長為億萬資產級別的銀行,2007年曾達到960億美元的市值頂峰。截至3月19日,瑞士信貸的市值達到大約80億美元,有形賬麵價值為450億美元。此次收購,標誌著作為一傢俱有167 年曆史的金融機構的終結。對於一家曾經在華爾街與美國巨頭針鋒相對、市值高於高盛集團的銀行來說,這無疑是一次巨大的失敗。

這宗交易涉及作為長期競爭對手的瑞士金融業兩大巨頭。若是放在過去,在瑞士排名第一的金融機構收購排名第二的金融機構,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壟斷組合。但放在當下,不僅瑞士政府極力撮合,還給予面臨債務違約的瑞士信貸1000億美元的流動資金額度、超過90億美元的部分資產支持,以及增資的長期寬限期。

究其原因,正是瑞士監管機構急於遏製威脅銀行業穩定性的恐慌情緒。

第一,矽谷銀行倒閉傳播金融恐慌情緒。矽谷銀行迅速倒閉後,投資者一直對危機蔓延的苗頭保持高度警惕,以放大鏡的方式尋找哪家銀行將成為銀行業的下一個薄弱環節。瑞士信貸的投行業務每年損失數十億美元。在美聯儲加息背景下,其流動性更為缺乏。為了堵住漏洞,它試圖籌集資金和縮減自身規模。去年,它試圖分拆其投資銀行業務,以爭取時間。但隨著美國銀行業信心危機的蔓延,沒有留給瑞士信貸足夠的時間。金融市場開始拋售包括瑞士信貸在內的全球銀行股票,這引發瑞士信貸最近每天面臨高達100億美元的客戶資金流出。

第二,瑞士信貸具有“大而不倒”的性質。與業務集中在單一地區和行業的矽谷銀行不同,瑞士信貸擁有數以百萬計的美元投資人,管理著龐大的資金,擁有大型投資銀行和資產管理部門。鑒於其規模和與金融體系的相互關聯性,它被全球監管機構視為具有系統性和重要性的銀行。即使該行仍有償付能力,也存在流動性不足的風險。若瑞信破產,對金融體系來說,將是一個更漫長和痛苦的過程。

第三,重要的是,瑞士信貸倒閉可能使瑞士成為全球壓力蔓延的新源頭。瑞士信貸將億萬富翁和主權財富基金列為最大客戶,其大部分貸款組合都存放在極端保守的瑞士。按資產計算,它是瑞士第二大銀行,為儲戶和公司提供服務。該行如果破產,將造成曠日持久的混亂局面,將玷汙瑞士銀行業的整體品牌。因此,瑞士政府部門只能快速採取行動,以防止對瑞士和國際金融市場造成嚴重損害。此外,瑞銀集團在全球約有7.4萬名員工,資產負債表規模大約是瑞士信貸的兩倍,總資產為1.1萬億美元。收購瑞士信貸後,瑞銀集團的資產規模將比肩高盛集團和德意誌銀行,超過美國摩根士丹利等競爭對手。

但兩大瑞士金融巨頭合併後仍會面臨諸多挑戰:

首先,兩家瑞士金融巨頭的不同運營理念將給融合帶來挑戰。瑞士信貸龐大的投行業務與瑞銀集團多年來一直奉行的“輕資產”模式背道而馳。“輕資產”模式的核心是為富裕客戶進行財富管理並收取費用。因此,被收購的瑞士信貸要大幅縮減投資銀行業務,精簡交易賬簿上的資產組合。

其次,兩家瑞士金融巨頭合併必然要裁員,給勞動力市場帶來挑戰。縮減投資銀行業務必然涉及裁員。截至2022年底,瑞士信貸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為5000億美元,擁有約5萬名員工,其中1.6萬多人在瑞士。該行在紐約、倫敦和新加坡等城市設有投資銀行部門,在北卡羅來納州羅利附近設有運營中心,並在印度和波蘭僱傭了成千上萬名技術員工。瑞士信貸已經計劃裁員9000人,這波裁員潮將衝擊全球金融界。

最後,瑞銀集團在短期內也將因接手瑞士信貸而承擔更大的風險。瑞士信貸投資銀行內部的資產枯竭將是瑞銀集團面臨的最大挑戰。交易速度太快意味著瑞銀集團沒有對瑞士信貸的資產負債表進行深入的盡職調查,包括衍生品投資組合和其他具有複雜特徵的資產。當前,瑞銀集團債務違約保險的成本躍升至十多年來的最高水平。根據標準普爾全球市場情報公司的數據,使用信用違約掉期工具為10000歐元(10669美元)五年期債務提供保險的年度成本,在三天內從117歐元升至168歐元,為2012年8月以來的最高水平數據。

近期,金融市場的動盪表明在金融市場上,真正的資本是信任,當信任動搖時瓦解就在路上。

(責任編輯:安然 樂水 宇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