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ETF(159707)尾盤放量收漲1%!百強房企3月銷售業績環比倍增,國盛證券:維持行業“增持”評級

週一(4月1日),市場全天震盪走高,三大指數集體大漲,創業板指領漲。地產板塊止跌回暖,中證800地產指數收漲0.85%。成份股中,大悅城收漲超3%,濱江集團、招商積餘漲逾2%,陸家嘴、張江高科、海南機場、上海臨港等多股漲超1%,僅萬科A、保利發展收盤略跌。

熱門ETF方面,地產ETF(159707)開盤快速衝高後震盪回落,尾盤又再次放量拉升,最終場內價格收漲1.02%,全天成交額超2800萬元。

地產前三日下探調整或受部分龍頭房企業績影響,今日板塊止跌回暖,表明業績利空正逐步消化。從政策端看,近期供給端、需求端政策不斷,分別從滿足改善性要求、刺激潛在需求等方面企穩市場;從樓市看,一線城市二手房“小陽春”明顯,3月百強房企銷售業績環比倍增。在政策、樓市的雙重作用下,地產有望繼續回升。

供給端,深圳市取消延續18年的“70/90政策”,此前,上海掛出的第二輪土拍6宗地塊的中小套型比例也有所下調,明顯鬆綁70/90政策。市場人士指出,一線城市鬆綁70/90政策,是對高層會議所指出的“加大高品質住房供給”的有效落實,也是從供給端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有力舉措。

需求端,北京廢止了2021年8月頒布的“離異3年內不得京內購房”文件,釋放部分需求。機構指出,一線城市陸續鬆綁是對高層會議提出“要進一步優化房地產政策,有效激發潛在需求”的積極響應,有助於滿足剛性需求和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表明為適應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係已發生巨大變化,以往在樓市過熱時期出台的一系列限制性政策措施,正在被逐漸優化或取消,預計後續政策將持續放鬆。

樓市方面,北京3月份二手房網簽量環比上漲125.5%,深圳3月二手房網簽破5000套,創近三年新高,一線城市二手房“小陽春”明顯。另外,克而瑞研究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百強房企3月實現銷售操盤金額3583.2億元,環比提升92.8%,同比降低45.8%。其中,逾八成百強房企實現單月業績環比增長。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中短期來看,市場整體走向並不明朗,經營環境仍存在各種不確定性。預計4月樓市成交總規模或延續弱複蘇走勢,絕對量與3月持平或小幅微增,不過基於去年基數較高,同比還將延續降勢。核心一二線城市在政策利好下或將迎來點狀複蘇,三四線城市成交規模將延續築底行情,樓市成交規模難有顯著表現。

中指研究院則認為,短期來看,隨著房地產供需兩端政策持續優化調整,購房者置業意願或將迎來溫和修復,疊加“白名單”項目融資支持持續落地,項目建設推進也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進而帶動新房銷售邊際好轉。

從板塊評級來看,國盛證券維持地產行業“增持”評級,有以下理由:

1、機構持倉占比較低。

2、地產作為早週期指標,具備指向性作用,配置地產相當於配置經濟風向標。

3、行業競爭格局改善邏輯依舊適用,出險房企有增無減,拿地和銷售表現優異的依然是頭部國央企和少量混合所有製及民企。

4、2023年提出的“只看好一線+2/3二線+極少量城市”依然奏效,這個城市組合反彈時表現更好也得到了印證。

5、城中村改造的推進成為2024年主要看點,預計實際上整個城市更新維度都會有提速,同時政策性資金到位的體量是關鍵。

展望板塊後市,國金證券認為,繼政府工作報告及國常會定調後,一線城市政策調控持續放鬆,同時一季度市場供需兩端的表現均較為疲軟,預計後續各地的需求端支持政策有望加速落地,商品房逐漸回歸市場化,口碑好服務好品質高的產品將更受市場認可,關注受益於深耕高能級城市、主打改善產品的國資房企。

資料顯示,地產ETF(159707)跟蹤中證800地產指數,彙集市場16只頭部優質房企,在投資方向上具有明顯的頭部集中度優勢,前十大成份股權重超8成,央國企含量高!地產ETF(159707)也是目前市場上唯一跟蹤中證800地產指數的行業ETF,具備稀缺性與辨識度。

數據、圖片來源:滬深交易所、中證指數公司、Wind、克而瑞數據等,截至2024.4.1。

風險提示:地產ETF被動跟蹤中證800地產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佈日期為2012.12.2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製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曆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文中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基金管理人評估的本基金風險等級為R3-中風險,適宜平衡型(C3)及以上投資者。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投資需謹慎。